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农业行业标准

NY/T 4660-2025 猫嵌杯病毒感染诊断技术

  • [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 文件大小:4.55 MB
  • 标准类型:行业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安全检测:360:安全
  • 下载次数: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国家标准《猫嵌杯病毒感染诊断技术》总结

一、标准概述

  • ​标准号​​:NY/T 4660-2025
  • ​归口单位​​:全国动物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1)
  • ​起草单位​​: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等。
  • ​适用范围​​:适用于猫科动物(如猫、虎、狮等)感染猫嵌杯病毒(FCV)的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涵盖病毒分离、荧光RT-RAA、RT-PCR和实时荧光RT-PCR等方法。

二、流行病学与临床诊断

  1. ​流行病学特征​

    • ​易感动物​​:幼龄猫科动物最易感,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污染物传播。
    • ​流行季节​​:全年可发,春秋季高发。
  2. ​临床症状​

    • ​典型症状​​:口腔溃疡(显著特征)、结膜炎、上呼吸道症状(喷嚏、流涎)、发热(39.5℃~40.5℃)。
    • ​全身性症状(VSD)​​:面部/四肢水肿、出血性肺炎、黄疸,致死率高。
  3. ​病理变化​

    • 肺实变、间质性肺炎、支气管积液,全身感染可见皮下水肿及多器官坏死。
  4. ​鉴别诊断​

    • 需与猫疱疹病毒I型(眼部症状)、猫衣原体病(结膜炎)、支原体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区分。
    • ​疑似病例判定​​:符合流行病学特征,且出现≥2种典型症状及病理变化。

三、样品采集与处理

  1. ​样品类型​

    • 全血、血清、病变组织(肺、肝、脾)、眼/鼻咽拭子、细胞培养物。
  2. ​采集与保存​

    • 全血/血清:EDTA抗凝或静置析出血清,4℃保存≤24h,长期保存需-70℃。
    • 组织样品:研磨后加抗生素处理,过滤除菌。
    • 拭子:置于50%甘油缓冲液中,离心取上清。
  3. ​运输要求​​:冰袋或干冰密封,8小时内送达实验室。

四、实验室诊断方法

  1. ​病毒分离与鉴定​

    • ​细胞系​​:F81猫肾传代细胞。
    • ​操作流程​​:接种样品→37℃培养观察CPE(细胞圆缩、脱落)→盲传三代。
    • ​鉴定​​:出现CPE后,通过分子检测确认。
  2. ​荧光RT-RAA法​

    • ​靶基因​​:FCV保守区,引物/探针特异性设计。
    • ​反应条件​​:39℃扩增30循环,FAM荧光检测。
    • ​判定​​:Ct≤28为阳性;28<Ct<30需复检。
  3. ​RT-PCR法​

    • ​扩增片段​​:955bp,简并引物覆盖变异毒株。
    • ​电泳判定​​:阳性对照出现特异性条带。
  4. ​实时荧光RT-PCR​

    • ​探针设计​​:FAM标记,BHQ1淬灭。
    • ​判定​​:Ct≤35为阳性;35<Ct<40需复检。

五、综合判定

  1. ​确诊病例​​:临床疑似病例+任一分子检测阳性。
  2. ​无症状感染​​:分子检测阳性需病毒分离验证。

六、附录关键信息

  • ​临床参考图​​:口腔溃疡、眼鼻分泌物、细胞病变(CPE)。
  • ​试剂配制​​:PBS、细胞培养基、胰酶等详细配方。
  • ​检测示意图​​:RT-PCR电泳条带(955bp)、荧光扩增曲线示例。

七、意义与实施

  • 该标准为FCV感染的早期诊断、疫情控制提供技术规范,尤其对高致病性毒株(VSD)的检测具有重要价值。实验室操作需符合生物安全要求(GB19489),确保结果准确性。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