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2668.20-2025 热带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第20部分:西番莲
资料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668.20-2025
热带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第20部分:西番莲
总结
一、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西番莲属(Passiflora L.)可食用品种的品种比较试验、区域性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全国范围内西番莲新品种的选育、登记及推广。
二、试验类型与设计要点
1. 品种比较试验
- 目的:初步评价新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及丰产性。
- 试验设计:
- 采用完全随机或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每小区≥10株。
- 对照品种选择:成熟期相近、性状突出的已登记或主栽品种。
- 观测内容:
- 植物学特征:主蔓茎粗、叶片形态、果实性状(单果重、果形、果皮颜色等)、种子性状。
- 农艺性状:始花期、收获期、单株产量(推算全年产量)。
- 品质分析: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总酸、维生素C含量及香气评价。
- 试验周期:≥2个生产周期。
2. 区域性试验
- 目的:验证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 试验设计:
- 在≥2个省份设置≥3个试验点,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20株。
- 田间管理需统一(如搭架模式、病虫害防治)。
- 观测重点:产量稳定性、抗逆性(抗寒、抗病、抗虫)。
- 试验周期:≥2个生产周期。
3. 生产性试验
- 目的:评估品种在大规模种植下的生产性能及配套技术。
- 试验设计:
- 单点面积≥3亩,每品种≥150株,完全随机排列。
- 需总结生产技术要点(如修剪、肥水管理)。
- 数据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产量等核心指标。
三、关键观测指标与标准
1. 植物学特征
- 主蔓茎粗:离地10 cm处测量,精确至0.1 cm。
- 果实性状:单果重(精确至0.1 g)、纵径/横径(精确至0.1 cm)、果皮厚度(0.1 mm)。
- 种子性状:百粒重(精确至0.1 g)、形状(卵形、心形等)。
2. 品质分析
- 可溶性固形物:按NY/T 2637测定。
- 总酸含量:按GB/T 12456测定。
- 维生素C:按GB 5009.86测定。
- 香气评价:感官分析(GB/T 10220)。
3. 丰产性
- 单株产量:推算全年产量(精确至0.1 kg)。
- 单位面积产量:根据种植密度计算(kg/亩)。
四、试验实施要求
- 种苗质量:符合NY/T 3972标准,类型一致(扦插苗、嫁接苗或组培苗)。
- 田间管理:统一施肥、灌溉、修剪及病虫害防治(遵循GB/T 8321和NY/T 1276)。
- 数据记录:按附录A表格详细记载,包括气象数据、土壤肥力、观测结果等。
五、试验报告格式
- 年度报告:
- 封面信息:试验地点、承担单位、负责人等。
- 内容模块:气象数据、试验地概况、栽培管理、产量与品质数据、抗性评价、品种综合评价。
- 总结报告:需包含方差分析结果、品种优缺点、推荐意见及生产技术要点。
六、附录内容
- 附录A(规范性):
- 详细列出植物学特征、农艺性状等48项观测指标及测量方法。
- 提供品种比较试验、区域性/生产性试验的观测记录表格模板。
- 附录B(规范性):
- 年度报告格式模板,涵盖试验设计、数据汇总、抗性评价等模块。
七、技术创新点
- 标准化观测体系:首次系统规范西番莲品种试验的观测指标与方法,确保数据可比性。
- 多层次试验设计:从基础比较到区域验证再到生产推广,形成完整的品种评价链条。
- 抗性评价整合:将抗寒、抗病、抗虫性纳入试验体系,提升品种适应性评估的科学性。
八、实施意义
本标准的发布为西番莲新品种选育、区域化布局及产业化推广提供了技术依据,有助于提升我国热带作物品种管理的标准化水平,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料
- NY/T 133-2025 饲料原料花生粕
- NY/T 4162.3-2025 稻田氮磷流失防控技术规范 第3部分:侧深施肥
- NY/T 4717-2025 北方水稻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技术规范
- NY/T 4718-2025 稻田甲烷减排灌溉技术规范
- NY/T 4719-2025 生姜茎基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 NY/T 4720-2025 莲藕腐败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 NY/T 4721-2025 茄子根结线虫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 NY/T 4722-2025 桂花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NY/T 4723-2025 食用菌中硒代氨基酸的测定
- NY/T 4724-2025 食用菌及制品中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醇过氧化物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