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

TB/T 2075.23-2024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第23部分:隧道下锚补偿装置

  • [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 文件大小:10.27 MB
  • 标准类型:行业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安全检测:360:安全
  • 下载次数: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TB/T 2075.23-2024《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第23部分:隧道下锚补偿装置》的详细内容总结:


​一、标准基本信息​

  • ​标准号​​:TB/T 2075.23-2024
  • ​替代标准​​:TB/T 2075.23-2020
  • ​发布日期​​:2024年
  • ​归口单位​​:铁路行业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引供电分技术委员会
  • ​起草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

​二、核心适用范围​

  • ​适用场景​​:电气化铁路隧道内接触线和承力索的补偿与下锚固定。
  • ​覆盖装置类型​​:滑轮补偿、棘轮补偿、弹簧补偿(涡卷式/柱式)。

​三、隧道下锚补偿装置分类与组成​

​1. 结构型式分类(4类)​

​类型​ ​结构示意图​ ​补偿装置类型​ ​主要组成零部件​
​I型​ 图1 滑轮补偿装置 滑轮补偿装置、重型锚臂、拉杆装置、拉杆底座、导向滑轮、定滑轮、隧道用限制架
​II型​ 图2 棘轮补偿装置 棘轮补偿装置、棘轮下锚底座、定滑轮、隧道用限制架
​III型​ 图3 涡卷式弹簧补偿装置 涡卷式弹簧补偿装置、重型锚臂、拉杆装置、拉杆底座
​IV型​ 图4 柱式弹簧补偿装置 柱式弹簧补偿装置、重型锚臂、拉杆装置、拉杆底座

​2. 总体要求​

  • 补偿装置(滑轮/棘轮/弹簧)需符合专项标准:
    • TB/T 2075.12(滑轮)、TB/T 2075.13(棘轮)、TB/T 2075.14(弹簧)。

​四、关键零部件技术要求​

​1. 重型锚臂(代号:23-1)​

  • ​结构​​:焊接本体+加强筋,45°底板角度(图5)。
  • ​材质​​:Q235B或Q355B(低合金高强度钢)。
  • ​性能要求​​:
    • I型:垂直线路弯矩≥5.0 kN·m,顺线路弯矩≥15.0 kN·m;
    • II型:垂直线路弯矩≥10.0 kN·m,顺线路弯矩≥20.0 kN·m。
  • ​工艺​​:3级热浸镀锌。

​2. 拉杆(拉线)底座(代号:23-2)​

  • ​结构​​:焊接单耳板+底板(图6)。
  • ​性能​​:
    • 最大工作荷载:30.0 kN;
    • 破坏荷载≥90.0 kN。
  • ​工艺​​:3级热浸镀锌。

​3. 拉杆装置(代号:23-3)​

  • ​结构​​:耳环杆+双耳杆+螺纹框架(图7)。
  • ​性能​​:
    • 工作荷载:29.0 kN;
    • 破坏荷载≥87.0 kN;
    • ​需通过疲劳试验​​(TB/T 2073-2020)。
  • ​工艺​​:1级热浸镀锌。

​4. 导向滑轮(代号:23-4) & 定滑轮(代号:23-5)​

  • ​结构​​:角钢底座+铝合金滑轮(图8-9)。
  • ​材质​​:
    • 框架:Q235B;
    • 滑轮本体:铸造铝合金(ZAlSi7Mg1A)。
  • ​性能​​:
    • 工作荷载:18.0 kN;
    • 破坏荷载≥54.0 kN;
    • ​需通过疲劳试验​​。
  • ​表面处理​​:钝化/微弧氧化(厚度≥10 μm)。

​5. 隧道用限制架(代号:23-6)​

  • ​分类​​:
    • ​A型(单杆式)​​:Φ42×3.5限制导管(图10);
    • ​B型(双杆式)​​:Φ42×3.5导杆或槽钢(图11);
    • ​C型(导向式)​​:双Φ60×5导向管(图12)。
  • ​性能​​:
    • 单/双杆式:工作荷载2.0 kN;
    • 导向式:坠砣串在0.3 kN/m荷载下需滑动无卡滞。

​6. 棘轮下锚底座(代号:23-7)​

  • ​分类​​:A型(右侧下锚)、B型(左侧下锚)(图13-14)。
  • ​性能​​:
    • 水平工作荷载:35.0 kN(破坏荷载≥105.0 kN);
    • 垂直工作荷载:12.0 kN(破坏荷载≥36.0 kN)。

​五、紧固件要求​

  • ​螺栓/螺母​​:碳钢≥5.6级或不锈钢≥70级(GB/T 5782/5783);
  • ​开口销​​:12Cr18Ni9不锈钢(GB/T 91);
  • ​垫圈/挡圈​​:符合GB/T 848/893。

​六、检验规则​

​1. 型式检验(表15)​

  • ​必检项目​​:化学成分(铸造件)、破坏荷载、疲劳试验(活动部件)、镀锌层厚度/均匀性。
  • ​示例​​:拉杆装置需测试87.0 kN破坏荷载及疲劳性能。

​2. 出厂检验(表16)​

  • ​必检项目​​:外观、尺寸、组装、镀锌层厚度、破坏荷载(非限制架)。

​七、标志与包装​

  • ​标志内容​​:标准号、型号、生产批号、厂商代号(TB/T 2073-2020要求);
  • ​包装要求​​:防锈、防磕碰,确保运输安全。

​八、主要技术变更(vs 2020版)​

  1. ​新增装置类型​​:III型(涡卷弹簧)、IV型(柱式弹簧)。
  2. ​删减要求​​:取消传动效率指标。
  3. ​强化细节​​:
    • 明确零部件材质(如Q355B替代Q235B);
    • 增补制造工艺(焊接/铸造规范);
    • 细化疲劳试验范围(拉杆装置、滑轮等)。
  4. ​检验调整​​:型式检验项目更严格(如增加化学成分分析)。

​总结​​:本标准系统性规定了隧道内接触网下锚补偿装置的分类、零部件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包装标识,核心在于提升装置可靠性(如荷载能力、疲劳性能)及工艺规范性(镀锌/氧化处理)。工程师需重点关注四类结构的适用场景、关键零部件的破坏荷载指标及新版检验规则。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