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农业行业标准

NY/T 2668.21-2025 热带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第21部分:杨桃

  • [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 文件大小:323.33 KB
  • 标准类型:行业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安全检测:360:安全
  • 下载次数: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杨桃品种试验技术规程总结

一、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杨桃(阳桃)新品种的品种比较试验区域性试验生产性试验,涵盖试验设计、实施、数据采集、分析及报告全流程,确保品种选育的科学性与标准化。


二、核心试验要求

1. ​品种比较试验
  • 试验地点​:选择生态条件一致、肥力均匀的适宜种植区,代表目标区域气候、土壤及生产水平。
  • 对照品种​:需为已登记/审定品种或公认优良品种,繁殖方式与参试品种一致(如嫁接苗需符合NY/T 452标准)。
  • 试验设计​:
    • 随机区组或完全随机设计,重复≥3次,每组≥5株。
    • 株行距:2.5~4.0m×3.0~5.0m。
    • 试验周期:≥2个生产周期。
  • 数据采集​:
    • 植物学特征​:树姿、果实形状、单果重、果棱数量等(按NY/T 3811规范)。
    • 农艺性状​:抽梢期、花期、成熟期。
    • 产量​:分批次采收,测单株产量推算单位面积产量。
    • 品质​: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果肉硬度等。
2. ​区域性试验
  • 试验点布局​:跨≥2省、≥3个生态区,验证品种适应性。
  • 对照品种​:可增设对照品种,高接换种需统一砧木、嫁接条件。
  • 田间管理​:
    • 禁用生长调节剂,病虫害防治遵循GB/T 8321和NY/T 1276。
    • 抗性试验中,特定病虫害不进行防治。
  • 数据验证​:关键指标(如抗性)需由专业机构检测。
3. ​生产性试验
  • 规模要求​:每试验点≥2亩,重复≥3次,每组≥10株。
  • 生产验证​:评估实际生产条件下的丰产性、稳定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 总结重点​:提炼生产技术要点,分析经济效益。

三、关键观测与记录规范

1. ​观测项目​(附录A)
  • 植物学特征​:树高、叶形、果形、果棱特征等27项。
  • 农艺性状​:物候期(抽梢、开花、成熟)、产量构成。
  • 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酸度、风味等理化及感官评价。
  • 抗逆性​:抗寒、抗病(如炭疽病)、抗虫能力。
2. ​数据记录表
  • 分试验类型设计表格(如比较试验需详细记录所有性状,区域/生产试验侧重核心指标)。
  • 示例表格包括:
    • 植物学性状汇总表(表A.2、A.3)
    • 产量与品质检测表(表B.3~B.5)
    • 抗性评价表(表B.6)

四、试验报告要求(附录B)

  • 年度报告格式​:
    • 基础信息​:试验地点地理气象数据、田间设计参数。
    • 栽培管理​:定植/嫁接方法、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
    • 数据分析​:产量方差分析、品质等级评价(优/良/中/差)。
    • 综合评价​:品种优缺点、适应性、推荐意见。
  • 总结报告​:
    • 需包含连续2个生产周期的数据,验证品种稳定性。
    • 对异常气候、管理措施的影响进行说明。

五、质量控制措施

  • 一致性管理​:同一试验组内田间操作(施肥、修剪等)需同步完成。
  • 数据可靠性​:
    • 测产需选取代表性植株≥3株,精确至0.1kg。
    • 品质检测由专业机构完成,避免主观误差。
  • 统计方法​:采用方差分析(ANOVA)和多重比较(如Duncan法)验证显著性。

六、附录核心内容

  • 附录A​:规范观测项目、方法及记录表,确保数据可比性。
  • 附录B​:提供标准化报告模板,涵盖地理信息、试验设计、数据汇总及评价结论,便于跨区域数据整合与评审。

七、实施意义

本规程通过统一试验方法、数据采集标准及报告格式,为杨桃品种审定、区域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品种选育的规范化和产业化发展,助力热带农业提质增效。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