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JJF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 2221-2025 导热系数瞬态测定仪校准规范

  • [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 文件大小:416.36 KB
  • 标准类型:行业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安全检测:360:安全
  • 下载次数: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JJF 2221-2025《导热系数瞬态测定仪校准规范》主要内容的详细总结:


​一、规范基础信息​

  1. ​标准编号​

    • JJF 2221-2025
    • 中文名称:导热系数瞬态测定仪校准规范
    • 英文名称: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Apparatus of Transient Measurements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2. ​归口与起草单位​

    • ​归口单位​​:全国温度计量技术委员会
    •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参加起草单位​​:
      • 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 常州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研究院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北京西摩斯计量设备有限公司
  3. ​制定依据​

    • 引用标准:
      • GB/T 32064-2015、GB/T 10297-2015
      • JJF 1001、JJF 1071-2010、JJF 1059.1-2012
      • ISO 22007-1(国际标准)
    • ​首次发布​​,填补瞬态导热仪校准标准空白。

​二、适用范围​

  1. ​适用仪器类型​
    • 热线法、热带法、平面热源法、热桥法等瞬态导热系数测定仪。
  2. ​测量范围​
    • 导热系数:(0.020 ~ 0.20) W/(m·K)
    • 温度范围:(20 ~ 60)℃

​三、核心术语定义​

  1. ​导热系数(Thermal Conductivity)​
    • 定义:单位时间、单位温度梯度下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单位:W/(m·K))。
    • 来源:JJF 1007-2007。
  2. ​导热系数参考板​
    • 物理性质稳定、用于传递导热系数量值的参考物质。

​四、仪器工作原理​

  • ​基本原理​​:基于热线法(图C.1)或热带法(图C.2),通过恒定热流加热试样,测量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计算导热系数。
  • ​数学模型​​:
    • 热线法:/Delta T = /frac{q}{4/pi/lambda} /ln/left(/frac{/tau_2}{/tau_1}/right)
    • 热带法:/Delta U(/tau) = /frac{/alpha_T U_0 P_0}{4/pi L /lambda} /left[ /ln/tau + /ln/left(/frac{4a e^{3-/gamma}}{D^2}/right) /right]
  • ​热源结构​​:单热源面(绝热衬底+单试样)或双热源面(对称双试样)。

​五、计量特性要求​

​参数​ ​要求​
导热系数测量范围 (0.020 ~ 0.20) W/(m·K)
温度范围 (20 ~ 60)℃
测量不确定度 5% ~ 10%(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六、校准条件​

  1. ​环境条件​
    • 温度:(23 ± 5)℃
    • 湿度:≤ 80% RH
    • 无强振动、无直射光、无冷热源干扰。
  2. ​参考板技术要求​
    ​项目​ ​挤塑板参考板​ ​有机玻璃参考板​
    厚度 20 mm ~ 40 mm ≥ 20 mm
    截面尺寸 300 mm × 300 mm 300 mm × 300 mm
    导热系数范围 0.02 ~ 0.04 W/(m·K) 0.10 ~ 0.20 W/(m·K)
    导热系数赋值不确定度 1.2% ~ 5%(k=2) 1.2% ~ 5%(k=2)
    年稳定性 ≤ 1.0% ~ 2.0% ≤ 1.0% ~ 2.0%
    • ​注​​:其他满足溯源性要求的参考板也可使用。

​七、校准项目与方法​

  1. ​校准项目​

    • 导热系数示值误差:/Delta/lambda = /frac{/lambda - /lambda_s}{/lambda_s} /times 100/%
      • /lambda:仪器示值平均值
      • /lambda_s:参考板标准值平均值
  2. ​校准步骤​

    • ​准备​​:参考板在(23±5)℃、湿度≤60%环境中平衡≥24小时。
    • ​测量​​:
      1. 按仪器操作程序安装传感器与参考板。
      2. 在设定温度点连续测量≥3次,记录温度t_i和导热系数示值/lambda_i
    • ​数据处理​​:
      • 计算平均温度t = /sum t_i / N
      • 计算/lambda_s:将t_i代入参考板导热系数-温度拟合公式。
      • 计算/lambda_s/lambda的平均值。

​八、校准结果表达​

  1. ​校准证书内容​
    • 温度、导热系数示值/lambda、参考板标准值/lambda_s(多温度点需列表)。
    • ​数据修约​​:
      • 温度:保留小数点后1位(如25.5℃)。
      • 导热系数:保留3位有效数字(如0.0321 W/(m·K))。
      • 不确定度:相对值,保留2位有效数字(如3.8%)。
  2. ​证书必备信息​
    • 实验室信息、校准日期、依据规范、测量标准溯源性、环境条件、不确定度说明等(共16项,详见8.2条)。

​九、复校时间间隔​

  • ​建议​​:1年(实际间隔由使用情况、仪器稳定性等决定)。

​十、附录核心内容​

  1. ​附录A​​:校准证书格式(含温度、标准值、示值、误差及不确定度表格)。
  2. ​附录B​​: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 分量来源:参考板赋值不确定度(u_1)、年稳定性(u_2)、仪器重复性(u_3)。
    • 示例结果:扩展不确定度U_r = 3.8/%k=2)。
  3. ​附录C​​:瞬态导热仪原理图(热线法/热带法结构示意图)。

​规范核心目标​

  • ​解决痛点​​:统一瞬态导热仪的校准方法,确保量值准确可靠。
  • ​创新点​​:首次针对瞬态法导热仪制定国家计量校准规范,填补标准空白。

此总结覆盖规范全部技术要点,可供校准机构、检测实验室及仪器使用者直接应用。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