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非点源污染优先控制区识别方法及应用
资料介绍
流域非点源污染优先控制区识别方法及应用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流域非点源污染优先控制区识别方法及应用》具体安排如下所示:第1章对非点源污染优先控制区的相关概念、流程以及技术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第2章侧重于传统的优先控制区识别技术。第3章针对非点源污染排放的特定位置。第4章在考虑对水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引入了马尔科夫链理论。第5章根据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特点。第6章对优先控制区的技术体系以及应用领域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目录
1.1 非点源污染概述
1.1.1 非点源污染来源
1.1.2 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必要性
1.2 优先控制区概述
1.2.1 优先控制区研究的重要性
1.2.2 基本流程
1.2.3 识别技术
1.3 本书章节安排
参考文献
2 基于流失风险和污染产生量的识别技术
2.1 基于污染流失风险的优先控制区识别
2.1.1 基本原理
2.1.2 方法流程
2.1.3 判别标准
2.1.4 方法特点
2.2 基于污染产生量的优先控制区识别
2.2.1 基本原理
2.2.2 方法流程
2.2.3 判别标准
2.2.4 方法特点
2.3 案例研究
2.3.1 研究区概述
2.3.2 数据库构建
2.3.3 方法构建
2.3.4 识别结果
2.4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3 基于排放量的优先控制区识别方法
3.1 基本原理
3.2 方法流程
3.3 判定标准
3.4 方法特点
3.5 案例研究
3.5.1 研究区概述
3.5.2 数据库构建
3.5.3 方法准备
3.5.4 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 基于贡献量的优先控制区识别
4.1 基于模型耦合的贡献量计算
4.1.1 基本原理
4.1.2 方法流程
4.1.3 方法特点
4.2 基于马尔科夫链模型的贡献量计算
4.2.1 基本原理
4.2.2 方法流程
4.1.3 方法特点
4.3 判定标准
4.4 案例研究
4.4.1 方法准备
4.4.2 结果分析
4.4.3 与传统方法的对比
4.5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5 优先控制区识别的新方法
5.1 多级优先控制区识别方法
5.1.1 基本原理
5.1.2 方法流程
5.1.3 判定标准
5.1.4 方法特点
5.1.5 案例研究
5.2 多污染物的优先控制区识别方法
5.2.1 基本原理
5.2.2 方法流程
5.2.3 判定标准
5.2.4 方法特点
5.2.5 案例研究
5.3 多评估点的优先控制区识别方法
5.3.1 基本原理
5.3.2 方法流程
5.3.3 判定标准
5.3.4 方法特点
5.3.5 案例研究
5.4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应用展望
附录A 传统优先控制区识别技术
附录B 彩图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流域非点源污染优先控制区识别方法及应用》具体安排如下所示:第1章对非点源污染优先控制区的相关概念、流程以及技术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第2章侧重于传统的优先控制区识别技术。第3章针对非点源污染排放的特定位置。第4章在考虑对水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引入了马尔科夫链理论。第5章根据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特点。第6章对优先控制区的技术体系以及应用领域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目录
1.1 非点源污染概述
1.1.1 非点源污染来源
1.1.2 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必要性
1.2 优先控制区概述
1.2.1 优先控制区研究的重要性
1.2.2 基本流程
1.2.3 识别技术
1.3 本书章节安排
参考文献
2 基于流失风险和污染产生量的识别技术
2.1 基于污染流失风险的优先控制区识别
2.1.1 基本原理
2.1.2 方法流程
2.1.3 判别标准
2.1.4 方法特点
2.2 基于污染产生量的优先控制区识别
2.2.1 基本原理
2.2.2 方法流程
2.2.3 判别标准
2.2.4 方法特点
2.3 案例研究
2.3.1 研究区概述
2.3.2 数据库构建
2.3.3 方法构建
2.3.4 识别结果
2.4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3 基于排放量的优先控制区识别方法
3.1 基本原理
3.2 方法流程
3.3 判定标准
3.4 方法特点
3.5 案例研究
3.5.1 研究区概述
3.5.2 数据库构建
3.5.3 方法准备
3.5.4 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 基于贡献量的优先控制区识别
4.1 基于模型耦合的贡献量计算
4.1.1 基本原理
4.1.2 方法流程
4.1.3 方法特点
4.2 基于马尔科夫链模型的贡献量计算
4.2.1 基本原理
4.2.2 方法流程
4.1.3 方法特点
4.3 判定标准
4.4 案例研究
4.4.1 方法准备
4.4.2 结果分析
4.4.3 与传统方法的对比
4.5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5 优先控制区识别的新方法
5.1 多级优先控制区识别方法
5.1.1 基本原理
5.1.2 方法流程
5.1.3 判定标准
5.1.4 方法特点
5.1.5 案例研究
5.2 多污染物的优先控制区识别方法
5.2.1 基本原理
5.2.2 方法流程
5.2.3 判定标准
5.2.4 方法特点
5.2.5 案例研究
5.3 多评估点的优先控制区识别方法
5.3.1 基本原理
5.3.2 方法流程
5.3.3 判定标准
5.3.4 方法特点
5.3.5 案例研究
5.4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应用展望
附录A 传统优先控制区识别技术
附录B 彩图
相关资料
- 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文集 2021 杜祥琬,王金南主编 2021年版
- 中国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报告 2019 吴普特,史高领编 2021年版
- 四川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刘建明,张强,李晓东编 2021年版
- 新媒体生态文明教育论 王甲旬著 2022年版
-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路径与实践 张修玉,施晨逸,刘煜杰编 2022年版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0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2021年版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 2022年版
- 生态文明蓝皮书 四川生态文明发展评价报告 2020 罗彬 2021年版
- 环境治理社会化的法治进路研究 李丹著 2020年版
-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城市绿色转型的路径研究 张文博著 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