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湿地生态环境需水规律与调控管理:以辽河三角洲为例
资料介绍
河口湿地生态环境需水规律与调控管理:以辽河三角洲为例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河口湿地生态环境需水规律与调控管理:以辽河三角洲为例》以国家自然基金“辽河三角洲湿地芦苇需水规律研究”(50879046)为依托,以课题组近5年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辽河三角洲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按照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把生态环境需水量划分为4种类型:湿地植物需水量、湿地土壤需水量、生物栖息地需水量以及湖泊-坑塘-水库-养殖用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并分别确立了需水量的级别和相应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辽河三角洲水资源的管理模式。
目录
第一篇 理论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辽河三角洲湿地现状
一、辽河三角洲湿地发展历程
二、水资源现状
三、水质情况
第二节 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展望
一、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解决对策
二、研究展望
第二章 辽河三角洲湿地概况
第一节 湿地的演变历史
一、地理位置
二、辽河三角洲地貌演化
三、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形成
四、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演化规律
第二节 自然概况
一、地质地貌特征
二、水文条件
三、气象气候条件
四、土壤类型及植物资源
第三节 社会经济状况
第四节 流经湿地水系
第三章 辽宁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
第一节 辽宁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方法
一、国外生态环境需水量方法介绍
二、适用于我国的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介绍
三、河口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的选取
第二节 辽宁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
一、利用“3S”技术进行信息提取
二、辽宁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变化分析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辽河三角洲湿地植被需水机理
第一节 不同水层深度对芦苇生长状况的影响
一、研究现状
二、试验布设
三、观测内容与方法
四、不同地下水埋深对芦苇生长的影响
五、不同地下水埋深对芦苇各部分含水率的影响
六、不同地下水埋深对芦苇产量的影响
七、不同试验处理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八、芦苇成熟后各部分数据分析
九、小结
第二节 不同晒田程度对芦苇的影响
一、不同晒田程度对人工湿地芦苇迅速生长期生态特征的影响
二、不同试验处理对植株含水量的影响
三、不同试验处理对芦苇产量的影响
四、不同试验处理对桶栽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五、小结
第三节 不同水分条件下芦苇根系发育规律
一、研究现状
二、试验布设
……
第二篇 应用篇
后记
图版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河口湿地生态环境需水规律与调控管理:以辽河三角洲为例》以国家自然基金“辽河三角洲湿地芦苇需水规律研究”(50879046)为依托,以课题组近5年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辽河三角洲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按照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把生态环境需水量划分为4种类型:湿地植物需水量、湿地土壤需水量、生物栖息地需水量以及湖泊-坑塘-水库-养殖用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并分别确立了需水量的级别和相应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辽河三角洲水资源的管理模式。
目录
第一篇 理论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辽河三角洲湿地现状
一、辽河三角洲湿地发展历程
二、水资源现状
三、水质情况
第二节 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展望
一、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解决对策
二、研究展望
第二章 辽河三角洲湿地概况
第一节 湿地的演变历史
一、地理位置
二、辽河三角洲地貌演化
三、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形成
四、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演化规律
第二节 自然概况
一、地质地貌特征
二、水文条件
三、气象气候条件
四、土壤类型及植物资源
第三节 社会经济状况
第四节 流经湿地水系
第三章 辽宁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
第一节 辽宁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方法
一、国外生态环境需水量方法介绍
二、适用于我国的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介绍
三、河口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的选取
第二节 辽宁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
一、利用“3S”技术进行信息提取
二、辽宁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变化分析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辽河三角洲湿地植被需水机理
第一节 不同水层深度对芦苇生长状况的影响
一、研究现状
二、试验布设
三、观测内容与方法
四、不同地下水埋深对芦苇生长的影响
五、不同地下水埋深对芦苇各部分含水率的影响
六、不同地下水埋深对芦苇产量的影响
七、不同试验处理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八、芦苇成熟后各部分数据分析
九、小结
第二节 不同晒田程度对芦苇的影响
一、不同晒田程度对人工湿地芦苇迅速生长期生态特征的影响
二、不同试验处理对植株含水量的影响
三、不同试验处理对芦苇产量的影响
四、不同试验处理对桶栽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五、小结
第三节 不同水分条件下芦苇根系发育规律
一、研究现状
二、试验布设
……
第二篇 应用篇
后记
图版
相关资料
- 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文集 2021 杜祥琬,王金南主编 2021年版
- 中国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报告 2019 吴普特,史高领编 2021年版
- 四川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刘建明,张强,李晓东编 2021年版
- 新媒体生态文明教育论 王甲旬著 2022年版
-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路径与实践 张修玉,施晨逸,刘煜杰编 2022年版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0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2021年版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 2022年版
- 生态文明蓝皮书 四川生态文明发展评价报告 2020 罗彬 2021年版
- 环境治理社会化的法治进路研究 李丹著 2020年版
-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城市绿色转型的路径研究 张文博著 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