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标准 > 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

DB35/T 2255-2025 油杉育苗技术规程

  • [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 文件大小:438.84 K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安全检测:360:安全
  • 下载次数: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2255—2025

  油杉育苗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Keteleeria fortunei

  2025 - 06 - 10 发布2025 - 09 - 10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种子采收和处理...................................................................... 1

  5 种子催芽............................................................................ 1

  6 圃地选择............................................................................ 2

  7 苗木培育............................................................................ 2

  8 有害生物防控........................................................................ 3

  9 苗木出圃............................................................................ 3

  10 技术档案........................................................................... 4

  附录A(资料性) 土壤处理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5

  附录B(资料性) 苗期有害生物防控......................................................6

  DB35/T 2255—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大田桃源国有林场、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省华安西陂国有林场、

  福建省永春碧卿国有林场、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华章、吴善群、高楠、何文广、汤行昊、肖祥希、余孟杨、张纪卯、汤道平、

  黄声集、连书钗、梁波、吴承文、张加汪、林照授、罗素珍、林狄显、李珊瑚、陈森森、林明、黄成权、

  魏秋桂、章进峰、谢荣樟。

  DB35/T 2255—2025

  1

  油杉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育苗的种子采收和处理、种子催芽、圃地选择、苗木

  培育、有害生物防控、苗木出圃和技术档案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油杉苗木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3473 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规程

  LY/T 2289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DB35/T 127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种子采收和处理

  4.1 采收

  每年的10月中旬至l1月上旬,选择树龄30 a~50 a、生长健壮、干形通直的健康母树,当球果种鳞

  轻微开裂时进行采收。

  4.2 处理

  将采收的球果放在通风干燥处摊晾15 d~30 d,待种鳞大部分裂开后,翻动或敲打球果使种子散出,

  去除种翅和空粒,置室内通风干燥处摊晾,种子要求外表有光泽,无皱纹,无油脂溢出,颗粒饱满,净

  度达80%以上,含水量15%左右,发芽率60%以上。处理后的种子装入透气的容器中,室温贮藏。

  5 种子催芽

  5.1 消毒

  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浸泡种子1 h,取出用水洗净。

  DB35/T 2255—2025

  2

  5.2 催芽

  5.2.1 浸种催芽

  将消毒后的种子放入3倍体积的40 ℃温水浸泡5 h,自然冷却后取出摊晾。

  5.2.2 混沙催芽

  将消毒后的种子与干净河沙按1:3体积比混合,呈手抓能成团、指捻可松散状态,堆积高度小于等

  于40 cm,表面覆盖保湿材料。每隔3 d~5 d翻动一次,保湿并保持良好通风,待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6 圃地选择

  6.1 圃地选择

  宜选择交通便捷、地势平缓、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

  6.2 土壤消毒

  土壤消毒具体方法见附录A。

  6.3 作床

  圃地整理前施复合微生物菌剂(通用型菌种粉)10 g/m2~15 g/m2后进行作床,苗床宽80 cm~100 cm,

  高度20 cm~25 cm,长度依地形而定,步道宽30 cm~40 cm。圃地四周应设排水沟。

  7 苗木培育

  7.1 裸根苗培育

  7.1.1 播种

  7.1.1.1 时间

  1月下旬至2月中旬。

  7.1.1.2 方法

  经浸种催芽的种子进行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10 cm,播种量75 g/m2~100 g/m2。播种前在苗床上

  覆盖沙壤土,厚度1 cm;播种后覆盖火烧土,厚度1 cm,再覆盖一层锯屑,并淋透水。

  7.1.2 苗期管理

  7.1.2.1 遮阳

  在苗床两侧插上竹篾搭简易拱棚,盖上透明塑料膜,5月上旬拆除塑料膜。

  7.1.2.2 密度控制

  当种子出土,真叶长出前,将过密的芽苗移栽到稀疏地块。5月至9月,根据长势,分2~3次进行间

  苗,留强除弱,保持苗木均匀,最终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50~180株。

  DB35/T 2255—2025

  3

  7.1.2.3 水肥管理

  苗床保持湿润。种子萌发后,在早晨或傍晚每隔15 d~20 d用0.1%尿素水溶液及0.2%复合肥水溶

  液交替喷洒,喷后及时洗苗,至9月中旬停止施肥。

  7.1.2.4 除草

  及时拔除杂草。

  7.2 容器苗培育

  7.2.1 容器选择

  培育1 a生苗选择直径4 cm~5 cm,高度9 cm无纺布育苗袋。

  7.2.2 基质配置

  基质配方一:腐殖土、珍珠岩按3:1质量比配制,再添加基质总重量0.5%的缓释肥、0.1%的复合

  微生物菌剂(通用型菌种粉)。

  基质配方二:草炭土、珍珠岩、蛭石按8:1:1质量比配制,并按基质重量比例加入0.1%的复合微生

  物菌剂(通用型菌种粉)。

  7.2.3 点播

  在基质中间打一个小洞,将混沙催芽的种子胚根露白部位朝下放入,轻轻压实。

  7.2.4 苗期管理

  7.2.4.1 遮阳

  搭建简易大棚,高度1.5 m~1.8 m,5月上旬采用透光率为40%~50%的遮阳网开始遮阳,9月下旬

  揭除遮阳网。

  7.2.4.2 水肥管理

  参照7.1.2.3执行。

  7.2.4.3 除草

  参照7.1.2.4执行。

  8 有害生物防控

  苗期主要有害生物具体防控方法见附录B。

  9 苗木出圃

  9.1 苗木调查

  按照DB35/T 127的规定执行。

  DB35/T 2255—2025

  4

  9.2 苗木分级

  苗木分级详见表1。

  表1 1 a 生油杉苗木质量等级

  种类分级苗高(H)/cm 地径(D)/cm 主根长(L)/cm 综合控制指标

  裸根苗

  Ⅰ H≥28 D≥0.25 L≥20 苗干通直,生长健壮,充

  分木质化,芽体饱满,根

  系发达,色泽正常,无有

  害生物危害和无机械损

  Ⅱ 18≤H<28 0.20≤D<0.25 L≥10

  容器苗

  Ⅰ H≥20 D≥0.25 —

  Ⅱ 15≤H<20 0.20≤D<0.25 —

  9.3 苗木检疫

  按照GB/T 23473的规定执行。

  9.4 苗木标签与运输

  按照DB35/T 127的规定执行。

  10 技术档案

  档案管理按照LY/T 2289的规定执行。

  DB35/T 2255—2025

  5

  附录A

  (资料性)

  土壤处理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土壤处理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见表A.1。

  表A.1 土壤处理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名称使用方法备注

  多菌灵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用量1.5 g/m2。灭菌

  福尔马林

  福尔马林用量50 mg/m2加水10 kg/m2 均匀地喷洒在地表,然后用草袋或

  塑料薄膜覆盖,闷10 d 左右揭掉覆盖物,使气体挥发,两天后可播种。

  灭菌

  辛硫磷混拌适量细土,撒于表层土壤中,表面再覆土,用量2 g/m2。灭虫

  高锰酸钾播种前2 d~3 d 用0.3%~0.5%水溶液喷淋透土壤。灭菌

  DB35/T 2255—2025

  6

  附录B

  (资料性)

  苗期有害生物防控

  油杉苗期有害生物防控见表B.1。

  表B.1 苗期有害生物防控

  有害生物名称

  及其病原菌

  危害症状防控方法

  猝倒病(Pythium

  aphanidermatum)

  多发生在早春出苗时,引起子叶、幼根及

  幼茎变褐腐烂死亡,严重时成片死亡。

  3~5月份,间隔15 d左右用1 000倍液托布津或250倍

  液多菌灵水溶液喷施1次。

  油杉枝瘤病

  (Libertella

  wangii)

  受害苗木在病部形成近球形的瘤,枝条瘦

  弱,针叶细小,并逐渐枯萎死亡。

  及时清除受害苗木,集中烧毁;春末夏初间隔15 d,用1 000

  倍液托布津或250倍液多菌灵水溶液喷施1~2次。

  油杉枝锈病

  (Peridermium

  kunmingense)

  感病部位产生纺锤形肿瘤,肿瘤以上部分

  生长发育受到明显影响,枝条细弱,针叶

  稀疏短小,逐渐枯萎死亡。肿瘤下部产生

  新生肿瘤直至苗木死亡。

  清除感病苗木;发生初期,喷施1 500~2 000倍液粉

  锈克1~2次,严重时,喷施1 000~1 500倍液,间隔7

  d~10 d,连续3~5次。

  紫色根腐病

  (Helicobasidium

  purpureum)

  病根皮层腐烂,极易剥落,形成紫色菌丝

  层,地上都开始不明显,病情加重后,表

  现生长缓慢,叶形变小,叶色变黄,并从

  细梢和细枝开始枯死,最后全株死亡。

  加强圃地选择和管理,选择排水好的被地育苗,促进

  苗木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及时拔除病株烧毁,周

  围土壤用5倍液石灰水或50倍液硫酸亚铁液进行消毒。

  油杉毒蛾

  (Lymantria

  monacba)

  幼虫取食叶片,啃食幼芽,严重时可将苗

  木叶片吃光,影响生长,最后苗木枯死。

  用敌百虫1 000~2 000倍液喷施;用灯光诱杀成虫。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