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原理及应用
资料介绍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原理及应用
作 者:李东伟 尹光志
出 版 社:重庆大学
出版时间:2006-12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成果以及工程实践,尤其是对近年来国内新兴的二相厌氧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全书内容包括厌氧技术基本原理、厌氧生物法的影响因素、厌氧反应器、二相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厌氧反应器
第1章 概述
1.1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发展简史
1.2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现状
第2章 厌氧技术基本原理
2.1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2.2 厌氧生物法反应过程中的微生物
2.3 生物组分大分子水污染物降解的机理及途径
2.4 厌氧反应器的生物动力学原理
2.5 厌氧生化法的优点与缺点
第3章 厌氧生物法的影响因素
3.1 温度
3.2 pH值
3.3 氧化还原电位
3.4 容积有机负荷
3.5 厌氧活性污泥
3.6 搅拌与混合
3.7 废水的营养比
3.8 有毒物质的抑制
第4章 厌氧反应器
4.1 厌氧处理工艺的发展历程与应用
4.2 第一代厌氧反应器
4.3 第二代厌氧反应器
4.4 第三代厌氧反应器
第5章 二相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5.1 二相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
作 者:李东伟 尹光志
出 版 社:重庆大学
出版时间:2006-12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成果以及工程实践,尤其是对近年来国内新兴的二相厌氧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全书内容包括厌氧技术基本原理、厌氧生物法的影响因素、厌氧反应器、二相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厌氧反应器
第1章 概述
1.1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发展简史
1.2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现状
第2章 厌氧技术基本原理
2.1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2.2 厌氧生物法反应过程中的微生物
2.3 生物组分大分子水污染物降解的机理及途径
2.4 厌氧反应器的生物动力学原理
2.5 厌氧生化法的优点与缺点
第3章 厌氧生物法的影响因素
3.1 温度
3.2 pH值
3.3 氧化还原电位
3.4 容积有机负荷
3.5 厌氧活性污泥
3.6 搅拌与混合
3.7 废水的营养比
3.8 有毒物质的抑制
第4章 厌氧反应器
4.1 厌氧处理工艺的发展历程与应用
4.2 第一代厌氧反应器
4.3 第二代厌氧反应器
4.4 第三代厌氧反应器
第5章 二相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5.1 二相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
相关资料
- 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文集 2021 杜祥琬,王金南主编 2021年版
- 中国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报告 2019 吴普特,史高领编 2021年版
- 四川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刘建明,张强,李晓东编 2021年版
- 新媒体生态文明教育论 王甲旬著 2022年版
-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路径与实践 张修玉,施晨逸,刘煜杰编 2022年版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0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2021年版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 2022年版
- 生态文明蓝皮书 四川生态文明发展评价报告 2020 罗彬 2021年版
- 环境治理社会化的法治进路研究 李丹著 2020年版
-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城市绿色转型的路径研究 张文博著 2022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