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标准 > 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

DB44/T 2620-2025 水利水电工程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地形测量技术导则

  • [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 文件大小:901.84 K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安全检测:360:安全
  • 下载次数: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 2620-2025《水利水电工程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地形测量技术导则》详细规范了无人机激光雷达技术在水利工程地形测绘中的应用流程与技术标准,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1. 适用范围

  • 适用于1:500至1:10,000比例尺的陆地数字高程模型(DEM)、正射影像图(DOM)、实景三维模型及地形图生产。
  • 涵盖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维阶段的地形测量,其他测绘工程可参照执行。

2. 核心术语与缩略语

  • 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集成激光雷达、GNSS、IMU及相机的综合系统。
  • 点云密度​:单位面积点数(如1:500比例尺要求≥16点/m²)。
  • 地面点与非地面点分类​:区分地表与植被、建筑物等非地面目标。
  • 实景三维模型​:通过航测影像生成的三维不规则三角网模型。
  • 关键缩略语如GNSS、IMU、POS、CORS等定义明确。

3. 测量基准与精度要求

  • 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时间采用北京时间。
  • 精度指标​:
    • 点云高程​:平地误差≤0.15m(1:500),高山地允许1.5倍误差。
    • DOM平面精度​:平地≤0.3m(1:500),特殊区域放宽至1.5倍。
    • DEM高程精度​:平地误差≤0.2m(1:500)。
    • 地形图​:平面误差≤0.6mm(图上距离),高程注记点误差≤1/4等高距。

4. 技术流程

  1. 需求分析​:明确工程需求、测区范围、成果类型。
  2. 资料收集​:地形图、控制点、空域管制信息等。
  3. 设备选型​:
    • 无人机需抗风≥5级,载荷能力适配传感器。
    • 激光雷达测程、频率满足点云密度要求(如发射频率≥200kHz)。
    • POS系统IMU姿态精度优于0.005°,GNSS采样≥5Hz。
  4. 航测设计​:
    • 分区原则​:按工程分布、地形复杂度划分。
    • 飞行参数​:航高(超障碍物50m)、速度(匹配相机快门)、重叠度(航向65-75%,旁向20-45%)。
    • 航线规划​:直线飞行≤30分钟,构架航线垂直任务航线。
  5. 数据获取​:
    • 地面基站​:布设间距≤30km,联测五等以上控制点。
    • 飞行实施​:记录航高、速度、激光参数,异常情况补摄。
    • 检查点测量​:全野外布点,精度符合地形图要求。
  6. 数据处理​:
    • 点云分类​:自动算法结合人工编辑,滤除噪声。
    • DEM生成​:处理水域空白区,接边误差≤2倍允许中误差。
    • 实景三维模型​:瓦片命名规则、修饰要求(无悬浮物、纹理真实)。
    • DOM制作​:匀色处理、镶嵌接边误差≤2像元。
  7. 地形图绘制​:
    • 要素表示​:水系、道路、建筑物按国家标准符号化。
    • 调绘要求​:实地核查地物属性,补测阴影区、新增地物。
    • 编辑接边​:处理拓扑错误,接边平面误差≤2倍允许值。

5. 质量管控

  • 检查验收​:按GB/T 24356执行,检查点覆盖10%图幅(最少50幅抽查5%)。
  • 成果归档​:包括原始数据(点云、影像)、处理成果(DEM/DOM/模型)、技术文档(设计书、总结、检查报告)。

6. 附录与参考文献

  • 飞行记录表​:记录航次、设备参数、基站信息等(附录A)。
  • 引用标准​:涉及航空摄影、GNSS测量、地形图图式等26项国标/行标。

总结​:该标准系统规范了无人机激光雷达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全流程,强调高精度数据获取、严格的质量控制及多源数据融合处理,为广东省水利工程测绘提供了技术依据,兼顾效率与精度,适应复杂地形挑战。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