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613-2025 古树名木抢救复壮技术规程
资料介绍
《古树名木抢救复壮技术规程》(DB44/T 2613-2025)是广东省针对百年以上古树及具有重要价值的名木制定的系统性保护标准,涵盖从诊断分析到后期管理的全流程技术要求。以下为详细内容总结:
一、适用范围
- 适用于经依法认定的古树(≥100年)及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名木的抢救复壮,其他古树可参照执行。
二、核心流程
1. 前期诊断与方案制定
- 综合诊断:调查树体健康(树冠、树干、根系)、环境因子(地上/地下)、病虫害、人为干扰及历史养护记录,填写《健康调查表》(附录A)。
- 一树一策:编制个性化复壮方案,需经专家论证后实施,方案提纲包含项目背景、设计、施工组织、验收等内容(附录B)。
2. 地上环境治理
- 清理障碍物:拆除违章建筑、硬铺装(保留透气铺装≤30%)、污染物,调整地面高度。
- 树堰保护:距主干3m内设透气覆盖物或种植有益植物。
3. 地下土壤改良
- 复壮沟:根系外围设置弧形沟(深80-100cm,宽60-80cm),填充营养基质并设渗水井和通气管。
- 孔穴改良:硬铺装区域钻孔(直径10-20cm,深80-150cm)或挖穴填基质。
- 污染土壤处理:客土置换或逐步改良。
4. 有害生物防治
- 病虫害:松材线虫、褐根病、白蚁等重点防治(附录C),参照农药使用标准(GB/T 8321.10)。
- 有害植物:人工清除寄生/攀援/附生植物(如广寄生、薜荔),伤口消毒保护。
- 兽害:物理阻隔(防护网)或化学驱避(涂药剂)。
5. 促根与营养管理
- 根系保护:清腐消毒后覆土,淋施促根剂。
- 牵引气根:用竹竿或PVC管引导气根入土形成支撑根。
- 施肥:土壤施肥(覆土/通气管)或叶面喷施,按树种需求选择肥料。
6. 树体修复技术
- 冠层整理:清除枯死枝、病虫枝,疏花疏果,伤口涂保护剂。
- 树洞修补:清腐防腐后开放式(导流积水)或封闭式填充(环氧树脂等)。
- 支撑加固:硬支撑(钢管/铁箍)、拉纤(钢丝/螺纹杆)、螺旋杆加固树干。
7. 应急灾害应对
- 风灾:加固倾斜树木,灾后扶正、清理断枝。
- 低温:树干涂白、包裹保温,清除积雪冰挂。
- 雷击:安装避雷装置,灾后灭火并处理伤口。
三、效果评价体系
1. 评价指标(附录D)
- 树冠:浓密度(网点法)、新梢生长量(基径/长度)。
- 叶片:正常率、叶绿素含量(相对对照树)。
- 根系:新根比例(分层取样统计)。
- 病虫害:发生面积占比。
2. 综合指数计算
- 单项指标分级赋分(V级最优,I级最差),加权计算综合得分(公式:S=∑ni×pi)。
- 效果等级:优秀(D>2.0)、良好(1.5-2.0)、一般(1.0-1.5)、较差(D≤1.0)。
四、档案管理
- 建立全流程档案,包括健康调查表、复壮方案、验收报告、效果评价表等,长期保存纸质与电子记录。
五、附录工具
- 附录A:健康调查表模板,涵盖树龄、位置、生长势、病虫害等40余项信息。
- 附录B:技术方案提纲,含总论、设计、施工、验收等12部分。
- 附录C:广东省常见有害生物列表(63种虫害、19种病害、18种有害植物)。
- 附录D:评价指标权重与计算方法,明确分级标准与效果判定。
关键要点
- 科学性:基于诊断制定个性化方案,强调专家论证与持续监测。
- 技术细节:复壮沟尺寸、通气管密度、支撑点选择等操作参数明确。
- 生态友好:优先物理/生物防治,控制农药使用,注重土壤透气性。
- 系统性:覆盖环境治理、树体修复、灾害应急、效果验证全流程。
该规程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了标准化操作框架,确保抢救复壮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
相关资料
- DB44/T 2669-2025 文化和旅游公共数据采集规范
- DB44/T 2681-2025 日化用品致畸毒性斑马鱼评价指南
- DB44/T 2670-2025 绿色品牌建设规范
- DB44/T 2673-2025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蒸汽药罐
- DB44/T 2688-2025 柑桔木虱田间种群调查测报技术规程
- DB44/T 2672-2025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规范
- DB44/T 2683-2025 老年肌少症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规范
- DB44/T 2686-2025 林业一体化数据库规范
- DB44/T 2666-2025 家政服务 家政从业人员心理疏导规范
- DB44/T 2680-2025 Beagle犬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