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标准 > 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

DB44/T 2611-2025 城市排水管网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与风险分级管理技术标准

  • [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 文件大小:1.85 M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安全检测:360:安全
  • 下载次数: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广东省地方标准《城市排水管网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与风险分级管理技术标准》(DB44/T 2611-2025)是针对城市排水系统中有毒有害气体引发的安全风险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为核心内容总结:


​1. 适用范围与总则​

  • ​适用范围​​:广东省内城市排水管网(含管渠、检查井、泵站等),其他地区可参照执行。
  • ​目的​​:预防运维过程中窒息、中毒、爆炸等事故,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 ​引用标准​​:需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手册》《广东省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规程》等文件。

​2. 关键术语​

  • ​排水管网​​:涵盖污水/雨水管渠及附属设施。
  • ​有限空间​​:封闭/半封闭、通风不良的地下空间。
  • ​有毒有害气体​​:包括硫化氢、甲烷、一氧化碳、氨气等可致缺氧、中毒或爆炸的气体。
  • ​风险指数​​:
    • ​Q(风险接触指数)​​:基于气体峰值浓度计算的接触可能性评估。
    • ​M(风险控制指数)​​:评价管理单位对风险的综合控制水平。

​3. 风险评估与分级流程​

​评估程序​

  1. ​前期调研​​:分析排水系统现状,确定监测点位。
  2. ​现场监测​​:使用固定式或便携式设备采集数据。
  3. ​风险评定​​:
    • 计算Q值(公式含气体浓度与限值比值加权和)。
    • 评估M值(通过管理制度、日常控制、作业防护等指标评分)。
  4. ​分级矩阵​​:根据Q和M的数值组合划分风险等级(低、中、高风险)。

​监测要求​

  • ​监测项目​​:必测硫化氢、甲烷、氧气、可燃气体,可选氨气、苯等。
  • ​布点原则​​:优先选择DN800及以上管道、人流密集区、工业园区周边等高风险区域。
  • ​采样要求​​:夏季/冬季非雨天各一次连续3天监测,采样间隔≤10分钟(硫化氢等)或30分钟(甲烷)。

​4. 数据管理与数字化平台​

  • ​数据记录​​:原始数据需标注检出限(如“<L”),按《数值修约规则》处理。
  • ​数字化系统​​:需具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可视化展示及预测预警功能,支持人工智能算法集成。
  • ​数据安全​​:服务器需网络安全防护和灾备功能。

​5. 日常风险管理​

  • ​警示标识​​:中高风险区域设置警示牌(参考附录C),泵站需加设安全警戒线。
  • ​巡检频率​​:
    • 外部巡视:低风险每周1次,高风险每周2次。
    • 内部检查:每半年1次,涉及有限空间作业需按安全规程执行。
  • ​监测控制​​:高风险区域加密监测,安装固定式设备实时监控,定期投药降低风险(如投加氧化剂、碱等)。

​6. 作业风险控制​

  • ​审批制度​​:中高风险作业需安全专项审查,必要时专家论证。
  • ​防护措施​​:
    • ​通风​​:高风险区域强制机械通风(风速≥0.8m/s),开启上下游井盖。
    • ​检测​​:作业前及过程中实时监测气体浓度,高风险区域需上下游同步监测。
    • ​装备​​:正压式呼吸器、防爆工具、安全绳等。
  • ​应急预案​​:每次作业需制定预案,每年组织演练。

​7. 附录工具​

  • ​浓度限值表​​(附录A):列出常见气体(如H₂S、CO、CH₄)的爆炸限值、危害及应急措施。
  • ​风险评估报告模板​​(附录B):包含项目概况、监测数据、风险等级及管理建议。
  • ​控制措施表​​(附录D):物理阻隔(封堵、排空)、化学转化(投加药剂)、生物转化等。
  • ​作业票模板​​(附录G):详细记录作业审批、风险控制措施及人员信息。

​核心创新点​

  • ​动态风险分级​​:结合Q和M指数实现精准分级,支持风险动态调整。
  • ​数字化整合​​:强调数字化平台在数据分析和预警中的作用,提升管理效率。
  • ​分级管控​​: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制定差异化的监测、巡检和作业措施,优化资源配置。

该标准通过系统化监测、科学评估和分级管控,为城市排水管网的安全运维提供了全面技术指导,有效降低有毒有害气体引发的安全风险。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