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1/T 111.8-2025 诚信计量管理规范 第8部分:电动汽车充电站
资料介绍
广州市电动汽车充电站诚信计量管理规范总结
1. 适用范围
- 适用于广州市公共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诚信计量管理,其他类型充电站可参照执行。
2. 核心要求
- 合法合规:须依法取得经营资质,遵守计量法律法规,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如电能单位为kWh)。
- 管理体系:建立诚信计量方针、目标和制度(如计量器具管理、投诉处理等),形成完整的诚信计量管理体系(见附录A)。
3. 组织与人员
- 责任部门:明确计量管理部门及负责人,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如核查员、巡查员)。
- 培训要求:人员需接受计量知识培训并留存记录。
4. 计量器具管理
- 配备要求:
- 充电设备(非车载充电机、交流充电桩)需显示充电电能量、单价、结算金额等信息。
- 每个计量节点安装经检定的电能计量装置,确保数据不可篡改。
- 检定/校准:
- 强制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受检率100%,不合格设备立即停用。
- 新增/维修设备需重新检定,建立台账管理(含型号、编号、检定日期等)。
- 标识管理:检定标签、强检二维码需显著张贴,防止破坏或脱落。
- 日常检查:
- 每季度至少一次巡查,核查计量器具状态、标识完整性及数据一致性。
- 配备专用核查装置,异常时停用并维修。
5. 电能管理
- 损耗监控:入站电能总和需≥充电设备出站总和,损耗不得计入用户电费。
- 数据一致性:平台结算数据与设备显示数据必须一致,并接入市场监管监测平台。
6. 服务要求
- 公开承诺:签署《诚信计量自我承诺书》(附录C),公开收费标准及投诉渠道。
- 投诉处理:
- 设立专门部门处理投诉,实行“退一赔三”赔偿制度(确认短缺后)。
- 记录投诉处理过程并配合监管部门调查。
7. 诚信管理机制
- 信用分类:建立信用信息收集、评价及分类管理制度。
- 示范创建:定期开展诚信检查,鼓励申报示范单位。
- 满意度测评: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反馈,制定改进措施。
- 持续改进:通过内审、管理评审(每年至少一次)优化管理体系。
8. 附录支持
- 记录模板:包括计量器具台账(B.1)、投诉记录(B.2)、巡查记录(B.3)。
- 体系框架:涵盖文件控制、风险管理、内部审核等要素,确保体系有效运行。
9. 目标与意义
- 规范充电站计量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营造公平交易环境,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注:企业需结合自身实际细化制度,如电子文件管理、风险预警机制等,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相关资料
- DB44/T 2669-2025 文化和旅游公共数据采集规范
- DB44/T 2681-2025 日化用品致畸毒性斑马鱼评价指南
- DB44/T 2670-2025 绿色品牌建设规范
- DB44/T 2673-2025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蒸汽药罐
- DB44/T 2688-2025 柑桔木虱田间种群调查测报技术规程
- DB44/T 2672-2025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规范
- DB44/T 2683-2025 老年肌少症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规范
- DB44/T 2686-2025 林业一体化数据库规范
- DB44/T 2666-2025 家政服务 家政从业人员心理疏导规范
- DB44/T 2680-2025 Beagle犬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