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标准 > 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

DB4401/T 317-2025 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建设规范

  • [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 文件大小:312.8 K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安全检测:360:安全
  • 下载次数: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广州市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建设规范(DB4401/T 317-2025)主要内容总结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广州市行政区域内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的建设,涵盖总体原则、场所设施、环境布置、人员配置、制度建设及验证方法。


二、核心原则

  1. 安全舒适

    • 强化空间布局安全性,配置防护设施(如防滑地面、隐蔽门禁、紧急呼叫系统)。
    • 采用防倾倒家具、恒温洗浴设备,避免尖锐边角及危险装饰。
    • 符合《GB 38600》服务安全规范及《MZ/T 032-2012》安全管理要求。
  2. 熟悉稳定

    • 保持设施布局固定,营造居家化环境(如个人物品陈列、稳定服务团队)。
    • 居室门设置可视区域,多人间通过颜色区分床位单元。
  3. 导向清晰

    • 运用色彩对比、图文标识强化空间辨识(如时钟、日历、指示牌)。
    • 扶手与墙面形成色差,标识符合《MZ/T 131》图形符号标准。
  4. 促进参与

    • 设置多功能活动区(手工、音乐、认知训练)及康复花园(种植、宠物区)。
    • 鼓励老年人自主参与(开放式橱柜取餐、个性化场景布置)。

三、场所与设施要求

  1. 分区规划

    • 每单元床位≤20张,多单元位置毗邻。
    • 动线自由连贯,符合《JGJ 450》建筑标准及《GB 50763》无障碍设计。
  2. 功能区域配置

    • 居住用房
      • 居室:单/双人间为主,配备隐私隔断、夜间照明、遮光窗帘;门锁内外可开。
      • 卫生间:通风良好,隐藏镜子,恒温洗浴设备,助浴空间。
    • 生活辅助用房
      • 起居活动区:多类型家具、文娱设施(乐器、棋牌)。
      • 公共餐厅:开放式设计,座位数≥床位70%,配备备餐区及饮水提醒。
      • 认知干预场所:感官刺激、怀旧治疗区,配备认知卡、多感官设备。
    • 其他设施
      • 康复花园(必设)、治疗室、污物处理间(每层)、家属探视区(温馨布置)。
  3. 设施安全

    • 窗户防护、防滑地面、智能监测(人脸识别、离床感应)。
    • 用电保护装置,家具稳固无尖角,高立柜防倾倒。

四、环境设计细节

  1. 通用要求

    • 自然采光与通风,避免眩光(柔光灯具、非反光材料)。
    • 暖色调为主,色彩对比划分区域,标识清晰易懂。
  2. 分区域设计

    • 居室​:门面设置辨识标识(照片、装饰),柜门贴物品标签。
    • 活动区​:摆放芳香植物,提供安静独立空间。
    • 餐厅​:餐具与桌面色差对比,避免反光桌面,开放式取餐。
    • 卫浴​:洗浴设施与墙面色差对比,门口隔帘保护隐私。

五、人员配置

  1. 配比要求

    • 护理员:老人≥1:3,夜班每单元≥1人在岗。
    • 医护:老人≥1:50,社工/心理师≥1:100,康复师≥1:100。
    • 必配负责人(医疗/护理背景),宜配营养师(持证)。
  2. 培训考核

    • 岗前培训合格,定期在职教育,掌握认知障碍照护技能。

六、制度管理

  1. 核心制度

    • 人员管理、服务规范、安全预案(噎食、跌倒、走失等)、隐私保护、财物管理。
    • 预防虐老欺老机制,符合《GB 38600》安全规范。
  2. 质量保障

    • 定期安全防护、服务质量、技能考核,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七、验证方法

  • 现场检查​:观察设施布局、标识、安全防护。
  • 文件审查​:查阅人员资质、培训记录、应急预案、质量考核报告。
  • 设备测试​:验证智能监测系统、紧急呼叫装置功能。

八、创新亮点

  • 智能化应用​:人脸识别、离床感应、健康监测提升安全等级。
  • 居家化场景​:个性化居室布置、怀旧元素促进情感联结。
  • 多感官干预​:通过园艺、宠物互动、音乐疗法延缓认知衰退。

本规范通过科学分区、人性化设计、严格人员配比及制度保障,为认知障碍老年人提供安全、专业、有尊严的照护环境,推动养老机构服务标准化建设。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