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标准 > 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

DB4403/T 579-2025 复垦耕地土壤调查工作指引

  • [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 文件大小:396.8 K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安全检测:360:安全
  • 下载次数: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深圳市复垦耕地土壤调查工作指引》(DB4403/T 579-2025)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一、适用范围

  1. 对象​:深圳市(含深汕合作区)拟开垦为耕地的复垦土地(包括生产建设损毁土地)及未利用地。
  2. 目标​:通过土壤污染调查,明确土壤污染状况,指导耕地分类管理。

二、规范性引用

  • 引用标准涵盖土壤环境质量(如GB 15618)、监测技术(HJ/T 166、NY/T 395)、农产品安全(GB 2762)及深圳市土壤背景值(DB4403/T 68)等。

三、核心术语

  • 土壤​:陆地表层植物生长的疏松层及自然地理综合体。
  • 耕地​:种植农作物为主、年种一季以上的土地(含复垦地)。
  • 未利用地​: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如荒地、沙地)。
  • 食用农产品​:供人食用的种植或简单加工农产品(如水稻、蔬菜)。

四、基本原则

  1. 针对性​:结合地块特点及管理需求开展调查。
  2. 规范性​:遵循统一标准和程序,确保结论客观。
  3. 可行性​:方法、时间和成本需切实可行。
  4. 代表性​:差异化布点,覆盖地形、污染源类型等关键因素。

五、调查程序

  1. 流程​:确定对象及范围→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信息分析→采样检测→数据评价→报告编制。
  2. 关键步骤​:
    • 调查范围​:依据地块矢量数据划定,周边污染源影响半径至少1公里。
    • 资料收集​:包括土壤质量历史数据、污染源信息、农业生产状况、自然环境(地形、水文)及社会经济数据。
    • 现场踏勘​:检查地块边界、污染痕迹、外来污染物堆放等,使用快速检测辅助。
    • 人员访谈​:覆盖土地承包人、企业人员及政府部门,重点确认污染历史。

六、采样与检测

  1. 点位布设​:
    • 面积≤1公顷布3点,每增1公顷加1点,高风险区加密布点。
    • 优先选择开阔地带或地块中心。
  2. 样品采集​:
    • 土壤按HJ/T 166标准,农产品按NY/T 398标准协同采样。
  3. 检测项目​:
    • 土壤必测​:镉、汞、砷、铅、铬、铜、镍、锌、pH。
    • 选测​:六六六、滴滴涕、苯并[a]芘、有机质、氮磷等。
    • 农产品必测​:镉、汞、砷、铅、铬。
  4. 检测方法​:引用国家标准方法(如原子吸收、荧光法、色谱-质谱联用等)。

七、数据评价与污染划分

  1. 土壤评价​:依据GB 15618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判定是否超标。
  2. 农产品评价​:按GB 2762污染物限量标准判定安全性。
  3. 复垦耕地分类​:
    • 可复垦为食用耕地​:土壤污染物未超筛选值,或未列污染物未超背景值。
    • 可复垦为非食用耕地​:土壤超筛选值但未达管制值。
    • 不可复垦​:土壤超管制值或未列污染物超背景值。

八、报告编制与提交

  1. 报告内容​:
    • 项目背景、区域概况、资料分析、采样检测结果、结论建议。
    • 附录包括工作程序图、调查报告大纲(含地理位置图、污染源分布图等)。
  2. 提交要求​:
    • 成果包括报告、图件(如监测布点图)、附件(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
    • 电子和书面形式双提交,涉密内容按法规管理。
    • 时限:调查完成后3个月内提交。

九、附录与参考文献

  • 附录A​:规范性调查程序流程图。
  • 附录B​:资料性报告大纲模板。
  • 参考文献列明34项相关国标、行标及法规文件。

总结

该指引系统规范了深圳市复垦耕地土壤调查的全流程,覆盖从前期资料收集到后期评价决策的各个环节,强调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为保障耕地安全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