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标准 > 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

DB4403/T 590-2025 环境健康风险源识别技术导则 工业源

  • [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 文件大小:1.55 M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安全检测:360:安全
  • 下载次数: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环境健康风险源识别技术导则工业源》(DB4403/T 590-2025)是深圳市针对工业源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科学识别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影响的工业污染源。以下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总结:


一、适用范围与引用文件

  • 适用范围​:适用于深圳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其委托机构对区域内工业源的环境健康风险识别,涵盖资料收集、风险评估、清单确定等环节。
  • 引用标准​:整合了HJ/T 92(水污染物监测)、HJ 356(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HJ 941(突发事件风险分级)等20余项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确保方法科学性与合规性。

二、核心术语定义

  1. 环境健康风险源​:存在污染物排放且可能危害公众健康的工业源。
  2. 受关注污染物​:需重点调查的污染物,筛选依据包括毒性、排放量及健康影响。
  3. 敏感目标​:工业源周边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易受污染影响的人群聚集区。

三、识别原则

  • 科学性​:基于统计数据、排污许可等权威数据,结合现场核查与模型分析。
  • 针对性​:聚焦健康风险,以污染物风险与人群敏感度为核心指标。
  • 动态性​:定期更新清单,反映企业工艺、排放变化及技术进展。
  • 先进性​:采用国际前沿方法(如GIS人口密度分析)提升识别精度。

四、识别程序

  1. 资料收集​:获取工业源排放数据(行业类型、污染物种类/量)及敏感目标分布(人口密度、位置)。
  2. 污染物识别​:
    • 初筛​:通过行业排放标准(附录A)、污染物名录(如《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及文献确定候选污染物。
    • 确定清单​:按HJ 1229评估环境行为、暴露与毒性,专家评审后形成最终清单(附录B列举例项)。
  3. 风险源强估算​:
    • 排放量核算​:利用排污许可证数据、实测法或产排污系数法计算。
    • 健康风险评估​:
      • 致癌风险​:经呼吸与经口暴露分别计算,权重相加(公式4-7)。
      • 非致癌风险​:类似致癌评估,采用参考剂量(RfD/RfC)计算(公式8-11)。
    • 源强等级划分​:归一化处理后分为P1-P4级(表1)。
  4. 敏感度分级​:
    • 区域人口统计​:基于GIS网格定位,计算风险源周围5.5km半径内人口密度,划分E1-E4级(表2)。
  5. 风险等级矩阵​:结合P和E等级,划分为I(低)至IV(高)级风险(表3)。
  6. 清单确定与核查​:对III、IV级企业现场核查,淘汰关停企业,修正排放数据,形成最终高风险源清单。

五、附录与技术支持

  • 附录A​:列明17类重点行业(如纺织、化工、电子)的排放标准依据。
  • 附录B​:详述各行业可能排放的受关注污染物,如重金属、VOCs、多环芳烃等。
  • 附录C​:规范敏感度计算的GIS操作步骤,包括网格定位、缓冲区分析及人口统计。
  • 参考文献​:涵盖国内外排放标准、技术指南及权威数据库(如US EPA、IPCC)。

六、关键创新点

  • 动态更新机制​:强调清单需随技术、政策及企业变动定期更新。
  • 综合风险评估模型​:融合致癌/非致癌风险,结合人口敏感度,实现多维评价。
  • 技术集成​:整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污染物扩散模型与健康毒理数据,提升识别效率。

七、实施意义

该导则为深圳市工业源环境健康风险管理提供了标准化工具,助力精准识别高风险源,优化监管资源配置,降低公众健康风险,同时为其他城市提供可借鉴的技术框架。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