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标准 > 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

DB4403/T 603-2025 社会生活噪声管理技术规范 客货流集中区域

  • [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 文件大小:258.64 K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安全检测:360:安全
  • 下载次数: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DB4403/T 603-2025 社会生活噪声管理技术规范——客货流集中区域》是深圳市针对商业步行街、农贸市场、专业市场及购物中心等人员密集区域的噪声管理技术标准,旨在通过科学规划、责任明确和行为管控降低噪声污染。以下是主要内容总结:


1. 适用范围

  • 适用于深圳市内商业步行街、农贸市场、专业市场、购物中心等客货流集中区域,重点关注周边存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如居住区、学校、医院等)的场所。

2. 术语定义

  • 客货流集中区域​:人员、车辆、货物流动频繁的商业场所,包括商业步行街、农贸市场等。
  • 噪声敏感建筑物​:需保持安静的居住、医疗、教育类建筑。
  • 固定设备​:长期安装的暖通、给排水等设备(如空调、冷却塔、发电机等)。

3. 总体要求

  • 责任划分​:建设单位、运营单位、商户及顾客需共同承担降噪责任。
  • 规划原则​:避免客货流区域与敏感区混杂,必要时开展噪声专项论证。
  • 排放标准​:区域内设备噪声需符合《GB 22337》限值。

4. 相关主体责任

  • 建设单位​:科学选址,合理规划布局,优先隔声设计。
  • 运营单位​:
    • 制定噪声管理方案(业态布局、营业时间、行为规范等)。
    • 维护公用设备(冷却塔、风机等),培训商户及员工。
    • 协助调解噪声纠纷。
  • 商户​:
    • 遵守营业时间,规范经营行为(如音响音量控制)。
    • 自有设备降噪维护(如减振处理)。
  • 顾客​:避免高声喧哗。

5. 场地规划与布局

  • 业态布设​:
    • 高噪声业态(肉档、运动类)需与安静业态分离,远离敏感区。
    • 禁止在居住建筑内设置酒吧、歌舞厅等重低音乐响业态。
  • 通道设置​:
    • 人车分流,使用低噪声路面材料,设置禁鸣标志。
  • 停车场与装卸区​:
    •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区停放,优先设置地下装卸区。
    • 垃圾转运点远离敏感区,优化收运路线。

6. 行为管控

  • 广告宣传​:
    • 禁用高音喇叭,音响设备功率应<5W,室内合理布置。
    • 中午(12:00-14:00)和夜间(23:00-7:00)避免音响宣传。
  • 装卸与垃圾清运​:
    • 车辆限速(<5km/h)、熄火卸货、轻拿轻放。
    • 使用低噪声设备(如液压起降系统、胶轮推车)。
    • 操作人员培训,减少喧哗。

7. 噪声治理措施

  • 设备选型​:优先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如橡胶垫、隔振套管)。
  • 传播路径控制​:
    • 高振动设备(冷冻机、肉档操作台)加装减振装置。
    • 装卸区设置隔声屏障或移动围挡。
  • 智能管理​:
    • 车流密集区设置鸣笛声呐提醒系统。
    • 敏感区侧安装噪声自动监测与显示屏,实时反馈数据。

8. 共建共治机制

  • 纠纷调解​:鼓励协商解决,通过调整营业时间、使用定向音响等技术手段化解矛盾。
  • 公众参与​:运营单位建立意见反馈渠道(如线上平台),定期收集居民与顾客建议,持续改进管理。

9. 其他要点

  • 时间限制​:明确中午、夜间为噪声严控时段。
  • 技术引用​:参考《GB 3096》《GB/T 21720》等标准,结合《噪声污染防治法》要求。

意义​:该标准通过全链条管理(规划、责任、行为、技术)降低客货流集中区域噪声,保障居民声环境权益,为深圳市建设宁静城市提供技术支撑。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