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4742-2025 牛轮状病毒感染诊断技术
资料介绍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一种双链RNA 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之一,可
感染多种动物,常引起婴幼儿或幼龄动物的腹泻.牛轮状病毒(bovinerotavirus,BRV)于1968年被MeG
bus等首次发现并命名为新生牛犊腹泻病毒(neonatalcalfdiarrheavirus,NCDV),我国于1980年在福建
首次发现.作为影响养牛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腹泻类疾病之一,由BRV 感染引起的犊牛腹泻已在全球养
牛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且被证实主要由A 群RV 引起,其临床发病常以精神沉郁、厌食、水样腹泻、脱水
和酸中毒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细菌的继发感染,使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病情恶化,死亡率显著上升,给养
牛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目前,我国尚无牛轮状病毒感染诊断技术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本文件参考了有关文献,并结合国内外
相关检测技术研究新成果,规定了间接免疫荧光染色、RTGPCR、实时荧光RTGPCR 等病原学诊断方法及
病毒中和试验、间接ELISA 抗体检测等血清学诊断方法,适用于我国A 群牛轮状病毒感染诊断的需求.
感染多种动物,常引起婴幼儿或幼龄动物的腹泻.牛轮状病毒(bovinerotavirus,BRV)于1968年被MeG
bus等首次发现并命名为新生牛犊腹泻病毒(neonatalcalfdiarrheavirus,NCDV),我国于1980年在福建
首次发现.作为影响养牛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腹泻类疾病之一,由BRV 感染引起的犊牛腹泻已在全球养
牛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且被证实主要由A 群RV 引起,其临床发病常以精神沉郁、厌食、水样腹泻、脱水
和酸中毒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细菌的继发感染,使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病情恶化,死亡率显著上升,给养
牛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目前,我国尚无牛轮状病毒感染诊断技术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本文件参考了有关文献,并结合国内外
相关检测技术研究新成果,规定了间接免疫荧光染色、RTGPCR、实时荧光RTGPCR 等病原学诊断方法及
病毒中和试验、间接ELISA 抗体检测等血清学诊断方法,适用于我国A 群牛轮状病毒感染诊断的需求.
相关资料
- NY/T 133-2025 饲料原料花生粕
- NY/T 4162.3-2025 稻田氮磷流失防控技术规范 第3部分:侧深施肥
- NY/T 4717-2025 北方水稻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技术规范
- NY/T 4718-2025 稻田甲烷减排灌溉技术规范
- NY/T 4719-2025 生姜茎基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 NY/T 4720-2025 莲藕腐败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 NY/T 4721-2025 茄子根结线虫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 NY/T 4722-2025 桂花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NY/T 4723-2025 食用菌中硒代氨基酸的测定
- NY/T 4724-2025 食用菌及制品中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醇过氧化物的测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