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与路由的研究
资料介绍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与路由的研究
作 者: 万少华 著
出版时间:2015
丛编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术文库
内容简介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一个多跳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监测、感知和采集网络覆盖区域内各种感知对象的信息,并通过该网络传送给汇聚节点。然而,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采用电池供电,并且不可补充,因此能量有限。另外节点的存储能力有限、计算能力有限、传输距离有限。这就使得能量问题一直以来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关键性问题。路由机制从网络层决定了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数据在整个网络传输的方式,简单、可靠、负载均衡成为高性能网络的重要指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一 什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
二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
三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征及应用
第二节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热点与其挑战
第三节 研究动机
第四节 本书主要贡献
第五节 本书主要组织结构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能量高效的协议设计
第一节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消耗及降低功耗技术
一 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消耗分布
二 降低通信模块中节点的功耗技术
第二节 传感器网络OSI分层及跨层化设计思路
一 物理层
二 数据链路层
三 网络层
四 应用层
五 基于能量效率的跨层优化思路
第三节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一 以数据为中心的路由协议
二 层次型路由协议
三 基于地理位置的协议
四 可靠路由以及能量感知路由协议
五 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比较
第四节 无线传感器网络提高能量效率的关键技术
一 睡眠机制
二 功率控制机制
三 数据融合机制
四 能量高效路由机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树结构的数据融合算法研究
第一节 数据融合的意义
第二节 数据融合的相关工作
一 数据融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数据融合的分类
三 网络层中的数据融合
四 数据融合树的构造
第三节 几种典型拓扑结构数据融合算法比较
一 性能参数
二 算法描述
三 仿真实验及分析
第四节 一种树根节点分解成多棵子树的算法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相关工作
三 算法描述
四 仿真实验及分析
第五节 理论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最小能耗数据融合路由问题研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相关工作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相关工作
第二节 网络模型及问题的形式化定义
一 网络模型
二 问题的形式化定义
第三节 给定树的最佳流量分析
……
第五章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K多路径路由协议研究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仿真软件简介
后记
作 者: 万少华 著
出版时间:2015
丛编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术文库
内容简介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一个多跳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监测、感知和采集网络覆盖区域内各种感知对象的信息,并通过该网络传送给汇聚节点。然而,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采用电池供电,并且不可补充,因此能量有限。另外节点的存储能力有限、计算能力有限、传输距离有限。这就使得能量问题一直以来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关键性问题。路由机制从网络层决定了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数据在整个网络传输的方式,简单、可靠、负载均衡成为高性能网络的重要指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一 什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
二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
三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征及应用
第二节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热点与其挑战
第三节 研究动机
第四节 本书主要贡献
第五节 本书主要组织结构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能量高效的协议设计
第一节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消耗及降低功耗技术
一 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消耗分布
二 降低通信模块中节点的功耗技术
第二节 传感器网络OSI分层及跨层化设计思路
一 物理层
二 数据链路层
三 网络层
四 应用层
五 基于能量效率的跨层优化思路
第三节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一 以数据为中心的路由协议
二 层次型路由协议
三 基于地理位置的协议
四 可靠路由以及能量感知路由协议
五 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比较
第四节 无线传感器网络提高能量效率的关键技术
一 睡眠机制
二 功率控制机制
三 数据融合机制
四 能量高效路由机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树结构的数据融合算法研究
第一节 数据融合的意义
第二节 数据融合的相关工作
一 数据融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数据融合的分类
三 网络层中的数据融合
四 数据融合树的构造
第三节 几种典型拓扑结构数据融合算法比较
一 性能参数
二 算法描述
三 仿真实验及分析
第四节 一种树根节点分解成多棵子树的算法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相关工作
三 算法描述
四 仿真实验及分析
第五节 理论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最小能耗数据融合路由问题研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相关工作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相关工作
第二节 网络模型及问题的形式化定义
一 网络模型
二 问题的形式化定义
第三节 给定树的最佳流量分析
……
第五章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K多路径路由协议研究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仿真软件简介
后记
相关资料
- 工业控制与智能制造丛书 开放式IEC61131控制系统设计 任向阳 著 2016年版
- 系统工程 薛弘晔 著 2017年版
- 数据分析与模拟丛书 系统工程方法与应用 系统分析与决策 唐海萍 编著 2019年版
- 基于Agent的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 张俊瑞 编著 2018年版
- 可靠性新技术丛书 多状态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 狄鹏,陈童,胡斌,杨晶 著 2019年版
- 高校转型发展系列教材 系统工程基础与应用 梁迪,单麟婷 编著 2018年版
- 钱学森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讲座 系统工程讲堂录 第4辑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生教程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编著 2019年版
- 系统辨识学术专著丛书 第5分册 系统辨识 迭代搜索原理与辨识方法 丁锋 著 2018年版
- 系统辨识与建模 刘峰,万雄波 编著 2019年版
- 系统建模与仿真 聂成龙,于永利等编著 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