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
资料介绍
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
作者:阮晓钢 等著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1世纪先进制造技术丛书: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讲述了两轮直立式机器人的进化历史、基本构造、运动原理以及应用前景,描述了一种腰椎由弹簧和旋转铰链构成的柔性两轮直立式机器人系统,包括柔性两轮直立式机器人的物理系统设计和制作、数学模型、姿态检测方法、运动平衡控制。特别地,《“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1世纪先进制造技术丛书: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构建了柔性两轮直立式机器人仿生的姿态“感觉一运动”系统,使其具有仿生的操作条件反射行为,能自主学习平衡技能,像人和动物一样,通过操作条件反射式的学习,渐进地形成、发展和完善其运动平衡控制技能。本书可供从事机器人学和自动控制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学习或参考,也可作为本科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籍。
目录
《2]世纪先进制造技术丛书》序
前言
第1章 概论
1.1 两轮平衡机器人的基本构造和运动原理
1.1.1 两轮机器人的基本构造
1.1.2 两轮机器人的运动原理
1.2 两轮机器人的成长历史
1.2.1 从倒立摆到平衡机器人
1.2.2 典型的两轮机器人系统
1.2.3 两轮机器人相关基础研究
1.3 两轮机器人技术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第2章 “原人”柔性两轮机器人
2.1 柔性机器入学概述
2.1.1 研究柔性机器人的目的
2.1.2 柔性倒立摆
2.1.3 柔性关节
2.1.4 柔性机械臂
2.1.5 柔性脊椎机器人
2.2 “原人”机器人的基本特征
2.3 “原人”机器人的机体结构
2.3.1 基本原理
2.3.2 总体框架
2.3.3 柔性腰椎
2.4 “原人”机器人的电气系统
2.4.1 电气系统总体结构
2.4.2 检测系统
2.4.3 控制系统
2.5 “原人”机器人的软件系统
2.5.1 软件系统的主体结构
2.5.2 组织级:EPC行为决策
2.5.3 协调级:DSP运动平衡控制
2.5.4 操作级:ISU伺服控制
参考文献
第3章 两轮机器人的数学模型
3.1 相关研究工作
3.1.1 刚性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
3.1.2 柔性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
3.2 刚性两轮机器人模型
3.2.1 系统坐标、参数和变量
3.2.2 动力学模型
3.2.3 运动学模型
3.2.4 电机及其伺服机构模型
3.3 柔性两轮机器人模型
3.3.1 柔性旋转关节与系统假设
3.3.2 系统坐标、参数和变量
3.3.3 运动学模型
3.3.4 动力学模型
3.4 柔性两轮机器人动力学特性分析
3.4.1 系统稳定性
3.4.2 系统可控性
3.4.3 柔性腰椎刚度对动态性能的影响
3.4.4 柔性腰椎刚度对平衡控制鲁棒性的影响
3.5 刚/柔两轮自平衡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第4章 两轮机器人的姿态检测
4.1 姿态传感器及其原理
4.1.1 两轮机器人的姿态
4.1.2 姿态检测元件
4.1.3 陀螺仪
4.1.4 姿态测量算法与Kalman滤波
第5章 两轮机器人的PID控制
第6章 两轮机器人的LQ调节
第7章 仿生的姿态平衡自主学习控制
第8章 映射领域可自主收缩的SOCA自动机
第9章 Skinner操作备件反射自动机的模糊化
附录 中英文对照
作者:阮晓钢 等著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1世纪先进制造技术丛书: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讲述了两轮直立式机器人的进化历史、基本构造、运动原理以及应用前景,描述了一种腰椎由弹簧和旋转铰链构成的柔性两轮直立式机器人系统,包括柔性两轮直立式机器人的物理系统设计和制作、数学模型、姿态检测方法、运动平衡控制。特别地,《“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1世纪先进制造技术丛书: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构建了柔性两轮直立式机器人仿生的姿态“感觉一运动”系统,使其具有仿生的操作条件反射行为,能自主学习平衡技能,像人和动物一样,通过操作条件反射式的学习,渐进地形成、发展和完善其运动平衡控制技能。本书可供从事机器人学和自动控制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学习或参考,也可作为本科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籍。
目录
《2]世纪先进制造技术丛书》序
前言
第1章 概论
1.1 两轮平衡机器人的基本构造和运动原理
1.1.1 两轮机器人的基本构造
1.1.2 两轮机器人的运动原理
1.2 两轮机器人的成长历史
1.2.1 从倒立摆到平衡机器人
1.2.2 典型的两轮机器人系统
1.2.3 两轮机器人相关基础研究
1.3 两轮机器人技术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第2章 “原人”柔性两轮机器人
2.1 柔性机器入学概述
2.1.1 研究柔性机器人的目的
2.1.2 柔性倒立摆
2.1.3 柔性关节
2.1.4 柔性机械臂
2.1.5 柔性脊椎机器人
2.2 “原人”机器人的基本特征
2.3 “原人”机器人的机体结构
2.3.1 基本原理
2.3.2 总体框架
2.3.3 柔性腰椎
2.4 “原人”机器人的电气系统
2.4.1 电气系统总体结构
2.4.2 检测系统
2.4.3 控制系统
2.5 “原人”机器人的软件系统
2.5.1 软件系统的主体结构
2.5.2 组织级:EPC行为决策
2.5.3 协调级:DSP运动平衡控制
2.5.4 操作级:ISU伺服控制
参考文献
第3章 两轮机器人的数学模型
3.1 相关研究工作
3.1.1 刚性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
3.1.2 柔性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
3.2 刚性两轮机器人模型
3.2.1 系统坐标、参数和变量
3.2.2 动力学模型
3.2.3 运动学模型
3.2.4 电机及其伺服机构模型
3.3 柔性两轮机器人模型
3.3.1 柔性旋转关节与系统假设
3.3.2 系统坐标、参数和变量
3.3.3 运动学模型
3.3.4 动力学模型
3.4 柔性两轮机器人动力学特性分析
3.4.1 系统稳定性
3.4.2 系统可控性
3.4.3 柔性腰椎刚度对动态性能的影响
3.4.4 柔性腰椎刚度对平衡控制鲁棒性的影响
3.5 刚/柔两轮自平衡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第4章 两轮机器人的姿态检测
4.1 姿态传感器及其原理
4.1.1 两轮机器人的姿态
4.1.2 姿态检测元件
4.1.3 陀螺仪
4.1.4 姿态测量算法与Kalman滤波
第5章 两轮机器人的PID控制
第6章 两轮机器人的LQ调节
第7章 仿生的姿态平衡自主学习控制
第8章 映射领域可自主收缩的SOCA自动机
第9章 Skinner操作备件反射自动机的模糊化
附录 中英文对照
相关资料
- 工业控制与智能制造丛书 开放式IEC61131控制系统设计 任向阳 著 2016年版
- 系统工程 薛弘晔 著 2017年版
- 数据分析与模拟丛书 系统工程方法与应用 系统分析与决策 唐海萍 编著 2019年版
- 基于Agent的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 张俊瑞 编著 2018年版
- 可靠性新技术丛书 多状态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 狄鹏,陈童,胡斌,杨晶 著 2019年版
- 高校转型发展系列教材 系统工程基础与应用 梁迪,单麟婷 编著 2018年版
- 钱学森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讲座 系统工程讲堂录 第4辑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生教程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编著 2019年版
- 系统辨识学术专著丛书 第5分册 系统辨识 迭代搜索原理与辨识方法 丁锋 著 2018年版
- 系统辨识与建模 刘峰,万雄波 编著 2019年版
- 系统建模与仿真 聂成龙,于永利等编著 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