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新型蓄电池技术基础 [(日)小久见善八,(日)西尾晃治 主编] 2014年 高清可编辑文字版
资料介绍
图解新型蓄电池技术基础 高清可编辑文字版
作者:(日)小久见善八,(日)西尾晃治 主编
出版时间:2014年
内容简介
《图解新型蓄电池技术基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高性能蓄电池的结构及新一代蓄电池的发展方向”。新型蓄电池跟传统蓄电池比起来,它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能量密度和电能密度高;第二,使用寿命长;第三,经济安全。 《图解新型蓄电池技术基础》以新型蓄电池的各个侧面为切入点,引进最新话题,采取图表解释法通俗易懂地加以介绍。《图解新型蓄电池技术基础》共四章,内容为高性能蓄电池的结构及新一代蓄电池的发展方向、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新型蓄电池材料开发、新型蓄电池制造技术的最新动向与回收以及安全评估技术。《图解新型蓄电池技术基础》适用于相关专业的中专生、非电专业的大专和大学生以及电子爱好者阅读。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高性能蓄电池的结构及新一代蓄电池的发展方向
1.1 总论——二次电池的开发现状和技术发展方向
1.2 二次电池的种类和结构(原理、结构、特点、用途)
1.3 电池与燃料电池
1.4 锂离子电池的种类与结构
1.5 锂离子电池的课题与展望
1.6 全固体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及展望
1.7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及展望
1.8 大容量镍氢电池及展望
第2章 具备发展潜能的各种蓄电池
2.1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2.2 锌?氯二次电池、锌?溴二次电池
2.3 钠?硫(Na?S)二次电池
2.4 钠?氯化镍二次电池(ZEBRA电池)
2.5 各种各样的电动汽车
2.6 有机自由基电池
2.7 锂?空气二次电池
2.8 锌?空气二次电池
2.9 机械充电型与电解液循环型锌?空气二次电池
2.10 钠离子电池
第3章 新型蓄电池材料开发
3.1 负极材料开发的最新动向
3.1.1 碳系材料
3.1.1.1 LiB石墨负极材料
3.1.1.2 碳系负极材料(纳米碳)
3.1.1.3 硬碳
3.1.2 金属合金系负极材料
3.1.3 氧化物系高电位负极材料
3.1.4 负极材料转换
3.1.5 氮化物系负极材料
3.2 正极材料开发的最新趋势
3.2.1 概论
3.2.2 镍酸锂正极
3.2.3 钴酸锂正极
3.2.4 氧化铁(纳米规格)正极材料
3.2.5 含硫聚合物正极电极
3.3 电解质材料的开发现状与展望
3.3.1 电解液材料
3.3.2 离子液体
3.3.3 聚合物电解质
3.3.4 固体氧化物结晶电解质
3.3.5 玻璃电解质
3.3.6 安全的电解液
3.3.7 电解液与安全性
3.4 隔膜的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将芳纶隔膜用于锂离子电池
3.5 其他电池材料
3.5.1 粘结剂材料
3.5.2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层压外装材料
3.5.3 碳素纤维材料
第4章 新型蓄电池制造技术的最新动向与回收、安全评估技术
4.1 薄膜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批量生产技术
4.2由于离散方式的差异而产生的电极材料的离散技术
4.3 电极料浆制造和干燥的要点
4.4 电极用微粒子的分级技术
4.5 电极材料的表面改进技术
4.6 电极用料浆连续生产技术
4.7 电极涂敷技术
4.8 电极涂敷技术——喷嘴涂敷
4.9 电解液的注液
4.10 运用激光对电池密封(封固)的技术
4.11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回收再利用技术
4.12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安全性评估
4.13 关于正极材料的安全性实验
作者:(日)小久见善八,(日)西尾晃治 主编
出版时间:2014年
内容简介
《图解新型蓄电池技术基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高性能蓄电池的结构及新一代蓄电池的发展方向”。新型蓄电池跟传统蓄电池比起来,它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能量密度和电能密度高;第二,使用寿命长;第三,经济安全。 《图解新型蓄电池技术基础》以新型蓄电池的各个侧面为切入点,引进最新话题,采取图表解释法通俗易懂地加以介绍。《图解新型蓄电池技术基础》共四章,内容为高性能蓄电池的结构及新一代蓄电池的发展方向、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新型蓄电池材料开发、新型蓄电池制造技术的最新动向与回收以及安全评估技术。《图解新型蓄电池技术基础》适用于相关专业的中专生、非电专业的大专和大学生以及电子爱好者阅读。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高性能蓄电池的结构及新一代蓄电池的发展方向
1.1 总论——二次电池的开发现状和技术发展方向
1.2 二次电池的种类和结构(原理、结构、特点、用途)
1.3 电池与燃料电池
1.4 锂离子电池的种类与结构
1.5 锂离子电池的课题与展望
1.6 全固体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及展望
1.7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及展望
1.8 大容量镍氢电池及展望
第2章 具备发展潜能的各种蓄电池
2.1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2.2 锌?氯二次电池、锌?溴二次电池
2.3 钠?硫(Na?S)二次电池
2.4 钠?氯化镍二次电池(ZEBRA电池)
2.5 各种各样的电动汽车
2.6 有机自由基电池
2.7 锂?空气二次电池
2.8 锌?空气二次电池
2.9 机械充电型与电解液循环型锌?空气二次电池
2.10 钠离子电池
第3章 新型蓄电池材料开发
3.1 负极材料开发的最新动向
3.1.1 碳系材料
3.1.1.1 LiB石墨负极材料
3.1.1.2 碳系负极材料(纳米碳)
3.1.1.3 硬碳
3.1.2 金属合金系负极材料
3.1.3 氧化物系高电位负极材料
3.1.4 负极材料转换
3.1.5 氮化物系负极材料
3.2 正极材料开发的最新趋势
3.2.1 概论
3.2.2 镍酸锂正极
3.2.3 钴酸锂正极
3.2.4 氧化铁(纳米规格)正极材料
3.2.5 含硫聚合物正极电极
3.3 电解质材料的开发现状与展望
3.3.1 电解液材料
3.3.2 离子液体
3.3.3 聚合物电解质
3.3.4 固体氧化物结晶电解质
3.3.5 玻璃电解质
3.3.6 安全的电解液
3.3.7 电解液与安全性
3.4 隔膜的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将芳纶隔膜用于锂离子电池
3.5 其他电池材料
3.5.1 粘结剂材料
3.5.2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层压外装材料
3.5.3 碳素纤维材料
第4章 新型蓄电池制造技术的最新动向与回收、安全评估技术
4.1 薄膜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批量生产技术
4.2由于离散方式的差异而产生的电极材料的离散技术
4.3 电极料浆制造和干燥的要点
4.4 电极用微粒子的分级技术
4.5 电极材料的表面改进技术
4.6 电极用料浆连续生产技术
4.7 电极涂敷技术
4.8 电极涂敷技术——喷嘴涂敷
4.9 电解液的注液
4.10 运用激光对电池密封(封固)的技术
4.11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回收再利用技术
4.12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安全性评估
4.13 关于正极材料的安全性实验
相关资料
- 新能源学科前沿丛书 绿色照明技术导论 金鹏 著 2017年版
- 新农村低碳能人培训系列教材 新农村节能畜舍能人培训教材 曹金元 主编 2011年版
- 光伏产品工艺 张存彪,文其知 编 2013年版
- 光伏组件设计与生产工艺 胡昌吉,段春艳 主编 2015年版
- 光伏组件制造工艺 杨春民 主编 2016年版
- 光伏技术理论与应用 刘振东,李成波 编著 2016年版
- 碳中和理论与实践 余红辉主编 2022年版
- 储能技术概论 饶中浩,汪双凤 编 2017年版
- 储能技术及应用 李建林,徐少华,刘超群 等编著 2018年版
- 储能技术及应用 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 丁玉龙,来小康,陈海生 主编 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