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能源走向零排放的关键制氢与CO2捕捉
资料介绍
化石能源走向零排放的关键制氢与CO2捕捉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从目前化石能源利用带来的环境危害出发,介绍利用钙基CO2吸收剂在化石能源气化制氢的同时,分离、固化CO2的方法,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相关的实验验证,并对钙基CO2吸收剂的循环利用特性进行考察,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全书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化石能源与氢能;钙基CO2吸收剂;化石能源气化制氢的热力学分析;实验验证吸收剂的工作条件;CO2吸收剂循环特性实验研究;CO2吸收剂循环特性改善研究;制氢与CO2捕捉的前景。本书可供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热物理、环保、节能等行业的科研、管理等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目录
1 化石能源与氢能 1.1 能源结构的变化 1.2 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 1.3 化石能源利用产生的环境危害 1.4 化石能源的洁净转化 1.4.1 煤制氢 1.4.2 生物质制氢 1.4.3 甲烷重整制氢 1.5 化石能源直接制氢技术2 钙基CO2吸收剂3 化石能源气化制氢的热力学分析 3.1 化石能源气化制氢的热化学过程 3.2 化石能源直接制氢可行性分析 3.3 化石能源直接制氢的热力学模拟 3.3.1 化石能源制氢的热力学分析现状 3.3.2 Aspen Plus软件简介 3.3.3 热平衡分析 3.3.4 操作条件的影响分析4 实验验证吸收剂的工作条件 4.1 实验装置 4.2 实验的测量分析 4.3 实验步骤安排 4.4 实验过程及物料 4.5 实验结果及分析 4.5.1 吸收剂的影响 4.5.2 温度的影响 4.5.3 压力的影响 4.5.4 不同种类生物质的比较 4.6 实验结果讨论5 CO2吸收剂循环特性实验研究 5.1 实验装置 5.2 实验方法及工况 5.2.1 实验方法及步骤 5.2.2 实验工况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1 实验分析参数 5.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 吸收剂活性衰减原因分析 5.4.1 SEM表面形态观察 5.4.2 孔及比表面分析6 CO2吸收剂循环特性改善研究 6.1 吸收剂改性实验方法及工况 6.1.1 吸收剂活性改善思路 6.1.2 改性吸收剂样品的制备及工况 6.1.3 实验过程 6.2 实验结果及分析 6.2.1 添加剂对吸收剂活性的影响 6.2.2 共沉淀法制备的吸收剂循环特性 6.2.3 水合处理对吸收剂活性的改善 6.2.4 水蒸气预处理对吸收剂活性的改善 6.2.5 水和水蒸气对吸收剂的活化 6.3 不同改性过程特征分析 6.3.1 吸收剂表面形态观察 6.3.2 吸收剂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变化分析7 制氢与CO2捕捉的前景 7.1 制氢与CO2捕捉的研究重点 7.1.1 直接制氢中CO2吸收剂工作条件的确定 7.1.2 CO2吸收剂循环特性实验研究 7.1.3 CO2吸收剂循环特性改善研究 7.2 钙基CO2捕捉技术展望参考文献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从目前化石能源利用带来的环境危害出发,介绍利用钙基CO2吸收剂在化石能源气化制氢的同时,分离、固化CO2的方法,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相关的实验验证,并对钙基CO2吸收剂的循环利用特性进行考察,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全书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化石能源与氢能;钙基CO2吸收剂;化石能源气化制氢的热力学分析;实验验证吸收剂的工作条件;CO2吸收剂循环特性实验研究;CO2吸收剂循环特性改善研究;制氢与CO2捕捉的前景。本书可供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热物理、环保、节能等行业的科研、管理等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目录
1 化石能源与氢能 1.1 能源结构的变化 1.2 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 1.3 化石能源利用产生的环境危害 1.4 化石能源的洁净转化 1.4.1 煤制氢 1.4.2 生物质制氢 1.4.3 甲烷重整制氢 1.5 化石能源直接制氢技术2 钙基CO2吸收剂3 化石能源气化制氢的热力学分析 3.1 化石能源气化制氢的热化学过程 3.2 化石能源直接制氢可行性分析 3.3 化石能源直接制氢的热力学模拟 3.3.1 化石能源制氢的热力学分析现状 3.3.2 Aspen Plus软件简介 3.3.3 热平衡分析 3.3.4 操作条件的影响分析4 实验验证吸收剂的工作条件 4.1 实验装置 4.2 实验的测量分析 4.3 实验步骤安排 4.4 实验过程及物料 4.5 实验结果及分析 4.5.1 吸收剂的影响 4.5.2 温度的影响 4.5.3 压力的影响 4.5.4 不同种类生物质的比较 4.6 实验结果讨论5 CO2吸收剂循环特性实验研究 5.1 实验装置 5.2 实验方法及工况 5.2.1 实验方法及步骤 5.2.2 实验工况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1 实验分析参数 5.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 吸收剂活性衰减原因分析 5.4.1 SEM表面形态观察 5.4.2 孔及比表面分析6 CO2吸收剂循环特性改善研究 6.1 吸收剂改性实验方法及工况 6.1.1 吸收剂活性改善思路 6.1.2 改性吸收剂样品的制备及工况 6.1.3 实验过程 6.2 实验结果及分析 6.2.1 添加剂对吸收剂活性的影响 6.2.2 共沉淀法制备的吸收剂循环特性 6.2.3 水合处理对吸收剂活性的改善 6.2.4 水蒸气预处理对吸收剂活性的改善 6.2.5 水和水蒸气对吸收剂的活化 6.3 不同改性过程特征分析 6.3.1 吸收剂表面形态观察 6.3.2 吸收剂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变化分析7 制氢与CO2捕捉的前景 7.1 制氢与CO2捕捉的研究重点 7.1.1 直接制氢中CO2吸收剂工作条件的确定 7.1.2 CO2吸收剂循环特性实验研究 7.1.3 CO2吸收剂循环特性改善研究 7.2 钙基CO2捕捉技术展望参考文献
相关资料
- 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文集 2021 杜祥琬,王金南主编 2021年版
- 中国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报告 2019 吴普特,史高领编 2021年版
- 四川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刘建明,张强,李晓东编 2021年版
- 新媒体生态文明教育论 王甲旬著 2022年版
-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路径与实践 张修玉,施晨逸,刘煜杰编 2022年版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0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2021年版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 2022年版
- 生态文明蓝皮书 四川生态文明发展评价报告 2020 罗彬 2021年版
- 环境治理社会化的法治进路研究 李丹著 2020年版
-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城市绿色转型的路径研究 张文博著 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