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评价实施方法(原书第二版)
资料介绍
环境评价实施方法(原书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环境影响评价最重要的目的是运用广义之下的“技术”,以期防止明显破坏环境事件或突发事态的发生。当今生产规模或地区开发框架巨大化时,大量有害物质被释放到了自然循环系统中,由此而给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变异。此时,自然环境将无法维持其复原力,造成长期的进行时式的环境破坏。其结果自然会给生态,尤其是人类的健康和安全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影响。而自然界中通过食物链形成的污染物质浓缩过程以及污染的相乘效应,终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为此,当我们运用技术时,对于实现预测环境的负冲击而准备好充分的对策,则成为极为重要的课题。不言而喻,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最大的目的,即为在人们开展某些活动时和实施某些活动后,维持和保护其周边的环境有合适和正确的环境质量。进而言之,不可忽略以积极的姿态去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目录
1 环境影响评价概论
1.1 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法
1.2 环境影响评价实施组织
1.3 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注意事项
2 环境影响评价部分操作方法
2.1 实际操作方法概说
2.2 准备作业
3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及预测作业
3.1 大气质量
3.2 水质
3.3 振动、噪声
3.4 地形、地质
3.5 土壤质量
3.6 动植物、生态系统
4 社会经济环境现状调查以及预测作业
4.1 人口
4.2 产业
4.3 交通
4.4 废弃物等
4.5 健康、保健
4.6 公害等人们怨言的状况
4.7 文化遗产、景观
4.8 行政与生活共同体
4.9 地域印象
4.10 危机管理
4.11 地球环境问题
4.12 未限制物质
5 评价作业
5.1 自然环境影响评价
5.2 代替方案检讨方法
5.3 计划变更及再评价
6 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性定位
6.1 争论的背景
6.2 评价与地域社会
6.3 评价与居民
结束语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环境影响评价最重要的目的是运用广义之下的“技术”,以期防止明显破坏环境事件或突发事态的发生。当今生产规模或地区开发框架巨大化时,大量有害物质被释放到了自然循环系统中,由此而给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变异。此时,自然环境将无法维持其复原力,造成长期的进行时式的环境破坏。其结果自然会给生态,尤其是人类的健康和安全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影响。而自然界中通过食物链形成的污染物质浓缩过程以及污染的相乘效应,终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为此,当我们运用技术时,对于实现预测环境的负冲击而准备好充分的对策,则成为极为重要的课题。不言而喻,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最大的目的,即为在人们开展某些活动时和实施某些活动后,维持和保护其周边的环境有合适和正确的环境质量。进而言之,不可忽略以积极的姿态去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目录
1 环境影响评价概论
1.1 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法
1.2 环境影响评价实施组织
1.3 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注意事项
2 环境影响评价部分操作方法
2.1 实际操作方法概说
2.2 准备作业
3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及预测作业
3.1 大气质量
3.2 水质
3.3 振动、噪声
3.4 地形、地质
3.5 土壤质量
3.6 动植物、生态系统
4 社会经济环境现状调查以及预测作业
4.1 人口
4.2 产业
4.3 交通
4.4 废弃物等
4.5 健康、保健
4.6 公害等人们怨言的状况
4.7 文化遗产、景观
4.8 行政与生活共同体
4.9 地域印象
4.10 危机管理
4.11 地球环境问题
4.12 未限制物质
5 评价作业
5.1 自然环境影响评价
5.2 代替方案检讨方法
5.3 计划变更及再评价
6 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性定位
6.1 争论的背景
6.2 评价与地域社会
6.3 评价与居民
结束语
相关资料
- 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文集 2021 杜祥琬,王金南主编 2021年版
- 中国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报告 2019 吴普特,史高领编 2021年版
- 四川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刘建明,张强,李晓东编 2021年版
- 新媒体生态文明教育论 王甲旬著 2022年版
-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路径与实践 张修玉,施晨逸,刘煜杰编 2022年版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0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2021年版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 2022年版
- 生态文明蓝皮书 四川生态文明发展评价报告 2020 罗彬 2021年版
- 环境治理社会化的法治进路研究 李丹著 2020年版
-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城市绿色转型的路径研究 张文博著 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