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资料介绍
资源环境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左亚文 著
出版时间:2014年版
丛编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读本
内容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读本·资源环境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集中论述了生态文明的几个问题。首先,从历史的考察开始,对文明的概念以及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反思。其次,从逻辑的推演切入,对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展开了全面和具体的分析和论证。再次,从问题的角度入手,对生态文明的现实处境作了较为深入的揭露和剖析。最后,从理性的建构着眼,对如何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和思考。
目录
引言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历史演进篇
第1章 从野蛮到文明
1.1 何为文明:文明的广义和狭义
1.2 文明的萌芽:蒙昧和野蛮的原始社会
1.3 文明的开启: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
第2章 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
2.1 文明的深化:工业文明的横空出世
2.2 先天的缺陷:工业文明的内在矛盾
2.3 文明的变革:工业文明的自我超越
第3章 从“三个文明”到“四个文明”
3.1 “两个文明”的划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3.2 “政治文明”的提出: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
3.3 “四个文明”的概念:生态文明的构建
本质内涵篇
第4章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
4.1 “人类中心主义”的概念
4.2 “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
4.3 生态系统思维
第5章 寻求社会的永续发展
5.1 树立生态意识
5.2 发展生态产业
5.3 倡导生态生活
5.4 构建生态体制
第6章 “天人合一”的至圣之境
6.1 “天人合一”的本质内涵
6.2 “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意蕴
现实反思篇
第7章 难以承受之重
7.1 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7.2 人类身心关系的失衡
第8章 不可持续的工业文明
8.1 工业文明的历史意义
8.2 工业文明的特征
8.3 工业文明的缺陷
第9章 走出现代文明的困境
9.1 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9.2 生态文明的特征与意义
理性构建篇
第10章 人与环境的友好相处
10.1 深生态主义的提出
10.2 深生态主义思想的西方来源
10.3 深生态主义与东方传统思想的契合
10.4 差等之爱和民胞物与的张力
第11章 循环再生的经济形态
11.1 前现代与后现代之辨
11.2 走出唯科技的误区
11.3 消费社会与知识经济
第12章 健康和谐的生态生活
12.1 防止现代性的异化
12.2 中庸平和的生活方式
后记
作者:左亚文 著
出版时间:2014年版
丛编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读本
内容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读本·资源环境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集中论述了生态文明的几个问题。首先,从历史的考察开始,对文明的概念以及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反思。其次,从逻辑的推演切入,对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展开了全面和具体的分析和论证。再次,从问题的角度入手,对生态文明的现实处境作了较为深入的揭露和剖析。最后,从理性的建构着眼,对如何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和思考。
目录
引言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历史演进篇
第1章 从野蛮到文明
1.1 何为文明:文明的广义和狭义
1.2 文明的萌芽:蒙昧和野蛮的原始社会
1.3 文明的开启: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
第2章 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
2.1 文明的深化:工业文明的横空出世
2.2 先天的缺陷:工业文明的内在矛盾
2.3 文明的变革:工业文明的自我超越
第3章 从“三个文明”到“四个文明”
3.1 “两个文明”的划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3.2 “政治文明”的提出: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
3.3 “四个文明”的概念:生态文明的构建
本质内涵篇
第4章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
4.1 “人类中心主义”的概念
4.2 “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
4.3 生态系统思维
第5章 寻求社会的永续发展
5.1 树立生态意识
5.2 发展生态产业
5.3 倡导生态生活
5.4 构建生态体制
第6章 “天人合一”的至圣之境
6.1 “天人合一”的本质内涵
6.2 “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意蕴
现实反思篇
第7章 难以承受之重
7.1 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7.2 人类身心关系的失衡
第8章 不可持续的工业文明
8.1 工业文明的历史意义
8.2 工业文明的特征
8.3 工业文明的缺陷
第9章 走出现代文明的困境
9.1 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9.2 生态文明的特征与意义
理性构建篇
第10章 人与环境的友好相处
10.1 深生态主义的提出
10.2 深生态主义思想的西方来源
10.3 深生态主义与东方传统思想的契合
10.4 差等之爱和民胞物与的张力
第11章 循环再生的经济形态
11.1 前现代与后现代之辨
11.2 走出唯科技的误区
11.3 消费社会与知识经济
第12章 健康和谐的生态生活
12.1 防止现代性的异化
12.2 中庸平和的生活方式
后记
相关资料
- 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文集 2021 杜祥琬,王金南主编 2021年版
- 中国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报告 2019 吴普特,史高领编 2021年版
- 四川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刘建明,张强,李晓东编 2021年版
- 新媒体生态文明教育论 王甲旬著 2022年版
-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路径与实践 张修玉,施晨逸,刘煜杰编 2022年版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0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2021年版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 2022年版
- 生态文明蓝皮书 四川生态文明发展评价报告 2020 罗彬 2021年版
- 环境治理社会化的法治进路研究 李丹著 2020年版
-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城市绿色转型的路径研究 张文博著 2022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