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标准 > 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

DB4414/T 46-2025 桑芽菜栽培技术规程

  • [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 文件大小:365.13 K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安全检测:360:安全
  • 下载次数: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ICS 65.020.20 CCS B 05

  梅州市地方标准

  DB 4414/T 46—2025

  桑芽菜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cultivation for mulberry bud vegetables

  2025 - 04 - 29 发布

  2025 - 08 - 01 实施

  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414/T 46—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梅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梅州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五华县敏琴桑芽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立舒、张雄基、郭桂琼、曾命彬、钟运源、宋作佳、张贺云、叶希、刘国辉、 林育炯、张晓艳、邹妍、曾小斌、钟海强。

  I

  DB 4414/T 46—2025

  桑芽菜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桑芽菜栽培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种植地选择与规划、品种选择、种苗规格及处理、 栽植时间、整地、栽植密度、定植、树形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土壤翻耕、采摘、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桑芽菜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9173 桑树种子和苗木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桑芽菜 mulberry bud vegetables 作蔬菜用的桑树枝条顶端的嫩芽叶。 3.2 剪梢 shoot topping 将桑树枝条的顶端剪去一部分。 3.3 伐条 stool pruning 将整根枝条从基部或主干附近全部剪除。 3.4 定拳 fist-shape training 通过周期性的修剪,将桑树主干或枝条固定在某一高度,形成类似拳头状的短桩,称为“桑拳”,后 续新枝均从桑拳上萌发。

  4 种植地选择与规划

  4.1 种植地选择

  1

  DB 4414/T 46—2025 4.1.1 产地环境条件

  空气质量、土壤环境应符合NY/T 5010规定,灌溉用水应符合GB 5084规定。 4.1.2 立地条件

  选择光照充分,非风口且通风良好,地面坡度相对小且交通便利的土地建园。以土层深厚,地下水 位低,疏松肥沃的壤土和沙壤土为宜。 4.2 种植地规划

  按地形、面积大小、生产需要设计道路系统、排灌系统,使沟渠相通,栽植沟、畦沟与四周排水沟 相通。要便于桑芽菜采收及运输。

  5 品种选择

  选用发芽早、发条数多、优质高产、适应性广、口感柔嫩的多倍体杂交桑系列品种。苗木质量应符 合GB 19173规定。

  6 种苗规格及处理

  6.1 种苗规格 选择健壮、根系完整,苗径≥0.5 cm的桑苗。

  6.2 种苗处理 种植前剪除过长、受损、有病害枝条及桑苗顶部嫩弱部分,留苗干高30 cm左右;剪除过长根,留

  至20 cm左右,将根部浸渍泥浆后栽植。

  7 栽植时间

  以2月~3月桑芽萌动前栽植为宜。

  8 整地

  翻地30 cm,清除杂草、石块;施基肥,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2000 kg~3000 kg+过磷酸钙20 kg+ 硫酸钾10 kg或氮、磷、钾复合肥(15-15-15)15 kg~20 kg;作畦防涝,畦宽1.2 m~1.5 m,沟宽30 cm。

  9 栽植密度

  每667 m2栽植密度为3000株~4000株,以行距80 cm~100 cm、株距20 cm~30 cm种植为宜,宽行 窄株便于生产操作。

  10 定植

  2

  DB 4414/T 46—2025

  按照株行距拉线定点定植桑苗,将桑苗竖立于种植穴中理顺根系,边覆土边轻提苗干,使土壤与根 系密接,覆土盖过桑苗根茎部2 cm~3 cm后压实。定植后及时浇透定根水。

  11 树形管理

  11.1 疏芽

  苗木栽活后,在离地20 cm~30 cm处剪断主干。当新芽条长至10 cm~15 cm时进行疏芽,选留3个~ 4个方向均匀的健壮芽任其生长,养成主枝。每次采摘后保留基部1芽~2芽,促进新芽萌发。

  11.2 定干定拳

  苗木栽种两年,主枝留10 cm~15 cm短截(剪口距芽0.5 cm,切口斜面防积水),每个主枝上选留 3个~4个新梢芽生长,养成二级分支,枝条在离地40 cm~60 cm时伐条定拳。定干定拳过程中,可采收 少量疏枝摘心的桑芽,7月中旬后可全面采摘桑芽,之后每次新梢长至15 cm~25 cm时采收嫩叶芽。

  11.3 降枝伐条

  栽后第三年,每年2次降枝,在2月下旬~3月初和6月中旬各一次,降枝高度春季离地50 cm,夏季 离地60 cm。进行冬伐,伐条时间12月下旬~1月初进行,伐条高度离地15 cm~20 cm,保留基部潜伏芽, 次年春发新枝,去弱留强。为了保证连续采摘桑芽,可将整个桑园分批伐条,按田块对角线划分区域, 每隔15 d~20 d伐一批。连续采摘数茬后,保留6片~8片叶进行剪梢,疏除内向枝、重叠枝,剪除弱小 枝及枯桩。剪梢于晴天上午9时~11时进行,剪口要平滑,勿伤及健枝。

  12 水肥管理

  12.1 水分管理

  遵循“湿润不涝,精准调控”原则。晴天每2 d~3 d灌溉一次;嫩芽抽生阶段根据季节调整灌溉频次: 夏季2 d~3 d一次,春秋季5 d~7 d一次;采收前3 d~4 d注意控水,采后及时浇透水。雨季及时排除 园内积水,夏秋季保持土壤湿润。

  12.2 施肥

  12.2.1 遵循“前促后控、平衡施肥”原则。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394 的要求。 12.2.2 萌芽期:每 667 m2 沟施尿素 15 kg+硫酸钾 10 kg,叶面喷施腐殖酸液肥(稀释 800 倍~1000 倍)。 12.2.3 快速生长期:每 667 m2 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15 kg,分 2 次施用,间隔 15 d。 12.2.4 采收后:每 667 m2 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15 kg,增施过磷酸钙 5 kg,叶面喷施 0.3 %磷酸二氢钾。 12.2.5 每次伐条后沿树冠外围开 25 cm 沟,每 667 m2 施腐熟有机肥 2000 kg+生物菌肥 50 kg,伐条 后 15 d 首次追肥,每 667 m2 施用氮、磷、钾复合肥(15-15-15)20 kg。夏季高温期施肥量需减少 30 %, 施肥后及时灌溉。

  13 病虫害防治

  13.1 防治原则

  3

  DB 4414/T 46—2025 危害桑芽的主要虫害有桑蓟马、桑螟、桑毛虫、桑天牛、桑粉虱、红蜘蛛等,病害主要有白粉病、

  桑疫病等。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建立病虫害预警机制,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 为基础,科学合理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尽量减少或不使用化学农药。桑芽菜常见病虫害特 征及防治措施按附录A执行。 13.2 农业防治

  做好合理密植、肥水管理、剪梢伐条、全面清园工作,冬季全面清除桑园内的枯枝、落叶、杂草, 一并集中焚毁,病穴应以石灰消毒,防止病原菌传播蔓延。 13.3 物理防治

  及时人工捕捉清除害虫卵块及幼虫,安装频振式杀虫灯、黄和蓝色粘虫板、昆虫性外激素诱捕装置 等诱杀成虫,控制害虫虫口密度。 13.4 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的使用须符合GB/T 8321和NY/T 393的要求。 14 土壤翻耕

  在12月~次年1月进行深翻晒白,每2年1次全园深翻,每年行间深翻,耕深在30 cm左右,以不伤断 粗根为原则。 15 采摘

  手工采摘粗壮、新鲜、匀净、嫩度高的顶芽,带2片~4片初展叶,从叶尖到芽头底端长3 cm~6 cm, 用镂空筐盛装。 16 生产档案

  建立桑芽菜生产技术档案,内容要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桑芽菜品种、栽培管理技术、施肥施药操作 的时间方法、采收等记录。相关记录应准确、可靠、完整,便于追溯,并保存两年以上。

  4

  DB 4414/T 46—2025

  A A

  附录A (规范性) 桑芽菜常见病虫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A.1 桑芽菜常见病虫害特征及防治措施见表 A.1。

  表A.1 桑芽菜常见病虫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防治对象 桑蓟马

  桑螟

  为害特征

  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每667 m2悬挂25 cm×30 cm蓝色粘板20块(距

  受害芽尖褐变卷曲呈鹰钩状, 叶片出现银白芽尖10 cm)

  色斑点,严重时叶背可见黑色点状排泄物

  化学防治: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WP)1500~2000倍液, 重点喷施嫩梢嫩叶正反面,间隔7天连续2次

  农业防治:每3天摘除虫苞(关键期:发现1~2龄幼虫) 吐丝缀叶成饺子状虫苞(长 3 cm~5 cm),啃物理防治:使用频振式杀虫灯(每667 m21盏)或性诱剂诱捕

  食叶肉残留表皮,严重时整株叶片呈网状,3 龄(每667 m23个诱捕器)

  后钻入芽芯为害

  化学防治:5 %甲维盐微乳剂(ME)2000倍液(嫩芽期禁 用),间隔7天连续2次

  桑毛虫 桑天牛 桑粉虱

  幼虫体色鲜艳,密布黄色或黑色长毒毛,初 农业防治:冬季人工刮除枝干上的越冬卵块,夏季人工摘

  孵幼虫群集啃食叶肉,残留透明表皮,3 龄后分除群集幼虫叶片 物理防治: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每667 m21盏,灯高1.5

  散暴食,可将整株叶片吃光仅剩主脉,毒毛可m)或人工振落捕杀幼虫(清晨或傍晚进行)

  引起人体皮肤红肿、瘙痒(接触后立即用胶带 化学防治:2.5 %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EC)1500~2000

  粘除毒毛),早春越冬幼虫为害最烈

  倍液,全株均匀喷雾,重点喷洒叶背和枝干裂缝

  成虫啃食嫩枝皮层形成环形刻痕,幼虫蛀食 枝干,排出粗木屑状粪便,被害枝易风折,截

  农业防治: 冬季修剪虫枝并焚烧 物理防治:7月~8月成虫期早晚振树捕杀 化学防治:成虫期20 %氯氰菊酯EC 1000倍液喷树干,幼

  面可见“U”形蛀道

  虫期蛀孔注入8 %氯氰菊酯EC50倍液(针管注射)

  农业防治:冬季清园,彻底清除杂草和落叶(越冬场所);

  成虫群集嫩梢,遇惊扰呈云雾状飞散,叶背修剪管理,疏除过密枝,保持通风透光 物理防治:每667 m2悬挂25 cm×30 cm黄色粘虫板20块(距

  密布若虫和蜜露,诱发煤污病(叶片呈黑霉状),芽尖10 cm)

  嫩芽萎缩变形,叶脉黄化

  化学防治:22 %螺虫乙酯SC 3000倍液(持效期长),清

  晨或傍晚施药,重点喷施叶背

  红蜘蛛

  叶面出现密集黄白色小斑点, 严重时叶片呈 物理防治:使用高压水枪冲洗(每周2次,清晨进行)

  火烧状枯黄,叶背可见丝网,嫩芽生长受阻, 化学防治:30 %乙唑螨腈SC 3000~4000倍液,高压喷雾

  芽体瘦小畸形

  (压力≥2MPa)确保叶背着药

  白粉病

  初期叶背出现白色粉状小点,后扩展至全叶, 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病叶

  严重时叶片卷曲、质脆,后期产生黑色小粒点, 化学防治:1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嫩芽受害后停止生长,表面覆盖白粉

  5

  DB 4414/T 46—2025

  桑疫病

  表A.1(续)

  嫩芽初现水渍状斑,24 h内变黑褐色腐烂, 农业防治:发现病芽立即剪除(剪刀需用75 %酒精消毒)

  有臭味, 病部渗出黄色菌脓,干燥后形成胶状 化学防治:72 %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

  物, 枝条出现纵向裂纹

  液

  6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