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标准 > 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

DB4414/T 43-2025 苦斋栽培技术规程

  • [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 文件大小:269.2 K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安全检测:360:安全
  • 下载次数: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ICS 65.020.20 CCS B 05

  梅州市地方标准

  DB4414/T 43—2025

  苦斋栽培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on cultivation of Patrinia villosa

  2025 - 04 - 29 发布

  2025 - 08 - 01 实施

  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414/T 43—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梅州市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丽、钟远遵、范剑明、朱昔娇、张佳、张凤、江振辉、简耀彩、向司宇、李 显煌、谢金兰、黄锦荣、李志良、黄菊新、余盛霖、宋淦平、蔡细森。

  I

  DB4414/T 43—2025

  苦斋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苦斋[Patrinia villosa (Thunb.)Juss.]的术语与定义、环境选择、种植、主要害虫 防治、采收、初加工与储藏、生产记录与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苦斋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25 有机肥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苦斋 Patrinia villosa (Thunb.)Juss. 中文名攀倒甑,别名白花败酱草等。是忍冬科(Caprifoliaceae)败酱属(Patrinia)多年生草本。 药用其全草,味苦性寒。

  4 环境选择

  4.1 气候 选择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大于300 d的地区。环境空气应符合GB 3095的要求。

  4.2 土壤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便利的土壤肥沃地块,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

  4.3 水质

  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 的要求。

  1

  DB4414/T 43—2025

  5 种植

  5.1 种植地选择 苦斋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喜阳耐旱,可因地制宜利用土地,尽量选择阳光充足、排灌良好、土壤湿

  润、透气性好、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地块种植。 5.2 整地

  清除杂草,整平地块,每667 m2 施腐熟农家肥或有机肥400 kg左右作为基肥均匀撒施,进行深耕。 按宽120 cm起畦,畦高20 cm~30 cm,畦面呈龟背形,沟宽30 cm~40 cm。地块四周宜开好排水沟。 5.3 直播种植 5.3.1 采种

  选择长势良好的植株作为种株。10月~11月,待瘦果成熟,及时收获,并把果实轻轻抖落。去除杂 质后阴干,并密封后常温贮藏。 5.3.2 种子质量

  种子千粒重≥1.0 g,发芽率≥70 %,种子净度≥85 %。 5.3.3 种子处理

  播种前,轻轻揉搓瘦果,去掉苞片收获种子,避免将种子揉碎。 5.3.4 时间

  以2月~5月最佳。 5.3.5 播种

  采用沟播的方式,按株行距(25 cm~30 cm)×(25 cm~30 cm)挖2 cm~3 cm深的沟。将种子与 细土或细沙(体积比1:3)混合均匀播在沟中,播种后用细土覆盖约1 cm,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 5.3.6 播后管理

  播后浇透水,保持湿润。约10 d~20 d发芽。 5.3.7 间苗

  当芽苗长至5 cm~10 cm时,对密度过大的苗区进行间苗,去除病株后可按株行距(25 cm~30 cm) ×(25 cm~30 cm)种植。 5.4 分株种植 5.4.1 时间

  以2月~4月最佳。 5.4.2 方法

  2

  DB4414/T 43—2025

  挖取母株,把母株的根蘖或带不定根的匍匐茎分离。 5.4.3 栽植

  行植。在畦面作条状沟,放入备好的苗,覆土。株行距为(25 cm~30 cm)×(25 cm~30 cm)。 栽植后浇透水。 5.5 田间管理 5.5.1 施肥管理

  肥料应符合NY 525的规定,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每采收一茬后,用500倍~1000倍的硫酸 钾型复合肥(N:P2O5:K2O)淋施。 5.5.2 水分管理

  水质应符合GB 5084标准的规定。及时做好雨天、雨后的清沟排水工作。天气干旱时,应及时淋水。 5.5.3 除草

  应及时除草,避免影响生长。

  6 主要害虫防治

  主要虫害是蚜虫。防治方法:剪除虫枝或可悬挂黄色板,在黄色板涂抹凡士林等诱杀。

  7 采收、初加工与储藏 7.1 采收

  植株高达25 cm以上即可采收,距地面5 cm~10 cm采收地上部分,每年采收4次~6次。 7.2 初加工

  采收后用清水洗净并分拣,用沸水浸烫 0.5 min 至 1 min,捞起后冷却。制成干品。 7.3 储藏

  干品进行密闭包装。包装上的标签注明采收日期、产品名称、产地和注意事项等内容。放置干燥、 通风的室内常温储藏。

  8 生产记录与档案管理 建立健全生产档案,记录品种来源、产品名称、主要物候期和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档案保

  存期2 a以上。

  3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