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577-2021 葡萄炭疽病测报调查规范
资料介绍
DB34∕T 577-2021 葡萄炭疽病测报调查规范
本文件确立了葡萄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a)的测报调查规范,并规定了葡萄炭疽病测报调
查的调查内容和方法、测报资料的统计、测报资料的收集和汇报。
本文件适用于露地葡萄炭疽病测报调查。
本文件代替 DB34/T 577—2005《葡萄炭疽病测报调查规范》,与 DB34/T 577—2005 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内容(见第 2 章,2005 年版的第2 章);
b) 增加了“葡萄炭疽病”的定义(见 3.1);
c) 更改了“结果初期、结果盛期、结果后期”的表述(见 3.2,2005 年版的3.1);
d) 增加了“系统调查”(见 3.3)、“大田普查”(见3.4)的表述;
e) 更改了“大田普查”的表述(见 4.3,2005 年版的4.3);
f) 更改了“ 病害发生始盛期的确定”的表述(见5.2,2005 年版的5.2);
g) 更改了“葡萄炭疽病发生程度划分标准”的划分标准(见表 4,2005 年版的表4);
h) 更改了“调查资料的汇报”的表述(见 6.3,2005 年版的6.3);
i) 更改了“葡萄炭疽病模式报表”的表述(见附录 B,2005 年版的附录B)。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安徽省萧县植保植检站、砀山县植保植检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袁松、孙家峰、王建、宋爱颖、黄娟、邱坤、张启勇、王蓓蓓、王学良、李建
东、禹田、杨玉珍、李静、刘利平、马洪管、马晓静、于淑琴、陈正州、张敬君、吕全影、徐为领、张
世杰。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2005 年首次发布为 DB34/T 577—2005,2021 年第一次修订。
本文件确立了葡萄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a)的测报调查规范,并规定了葡萄炭疽病测报调
查的调查内容和方法、测报资料的统计、测报资料的收集和汇报。
本文件适用于露地葡萄炭疽病测报调查。
本文件代替 DB34/T 577—2005《葡萄炭疽病测报调查规范》,与 DB34/T 577—2005 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内容(见第 2 章,2005 年版的第2 章);
b) 增加了“葡萄炭疽病”的定义(见 3.1);
c) 更改了“结果初期、结果盛期、结果后期”的表述(见 3.2,2005 年版的3.1);
d) 增加了“系统调查”(见 3.3)、“大田普查”(见3.4)的表述;
e) 更改了“大田普查”的表述(见 4.3,2005 年版的4.3);
f) 更改了“ 病害发生始盛期的确定”的表述(见5.2,2005 年版的5.2);
g) 更改了“葡萄炭疽病发生程度划分标准”的划分标准(见表 4,2005 年版的表4);
h) 更改了“调查资料的汇报”的表述(见 6.3,2005 年版的6.3);
i) 更改了“葡萄炭疽病模式报表”的表述(见附录 B,2005 年版的附录B)。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安徽省萧县植保植检站、砀山县植保植检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袁松、孙家峰、王建、宋爱颖、黄娟、邱坤、张启勇、王蓓蓓、王学良、李建
东、禹田、杨玉珍、李静、刘利平、马洪管、马晓静、于淑琴、陈正州、张敬君、吕全影、徐为领、张
世杰。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2005 年首次发布为 DB34/T 577—2005,2021 年第一次修订。
相关资料
- DB3417/T 029-2023 瓜蒌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 DB3412/T 14-2023 取水井封存管理规范
- DB3412/T 13-2023 废弃取水井封填技术规范
- DB3411/T 0021-2023 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生产企业试验室管理规范
- DB3411/T 0020-2023 电线电缆生产企业试验室管理规范
- DB34/T 4450-2023 涉路施工交通安全管理规范
- DB34/T 4469-2023 自适应多向变位梳齿伸缩装置施工技术规程
- DB34/T 4468-2023 城镇排水管网智能截流调蓄设施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 DB34/T 4471-2023 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 DB34/T 4470-2023 沥青路面3D智能摊铺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