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4139-2025 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指南
资料介绍
《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指南》主要内容总结
一、适用范围
- 适用于辽宁省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的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强调文旅融合、生态保护、设施完善和服务规范。
二、核心要求
-
资源与环境
- 资源保护:保护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建立文物档案,新建筑需与乡村风貌协调。
- 生态保护:严守生态红线,修复受损环境,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 环境治理:推行垃圾分类(符合GB/T 19095)、污水治理,发展清洁能源,村容整洁有序。
-
基础设施
- 交通通信:主干道畅通,游线设计环线化,停车场配充电桩,实现光纤宽带全覆盖。
- 卫生设施:厕所布局合理(符合GB/T 18973),配备无障碍设施,垃圾处理规范。
- 公共服务:饮用水达标(GB 5749),路灯覆盖主次干道,监控系统完善。
-
旅游服务
- 游客中心:设在交通便利处,提供咨询、医疗、寄存等服务。
- 标识系统:按国标设置交通、功能区域标识,材质环保耐用。
- 信息服务:建设WiFi覆盖、开发旅游APP,支持数字化导览。
- 民宿与餐饮:民宿需体现乡土特色(符合GB/T 39000),餐饮结合本地食材与文化,确保食品安全(GB 14881)。
-
旅游产品
- 多元化开发:涵盖农业观光、民俗体验、研学旅游等,推动“乡村旅游+农业/文化/科技”融合。
- 特色化设计:注重参与性、文化内涵,开发地理标志农产品,避免同质化。
-
运营管理
- 人员培训:服务人员需专业技能与良好职业道德,分岗位(餐饮、住宿、购物)细化要求。
- 服务规范:安全管理、卫生标准(GB 37487/37488)、娱乐活动健康合规(GB/T 26353)。
- 营销推广:打造特色品牌,利用互联网精准营销,开展经验交流。
- 党建引领:整合多方力量,建立村民收益分配机制,鼓励参与管理。
- 安全保障:制定应急预案,定期演练,配备医疗急救设施。
三、持续管理机制
- 社区参与:村民深度参与规划与运营,定期收集游客满意度反馈。
- 评价改进:建立服务质量评价体系,通过第三方评估动态监管,公开整改措施。
- 长效维护:环境维护、遗产保护、景观修复制度化,配备专业团队与志愿者。
- 资金与监管:政府、企业、社会资本协同投入,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质量监管。
四、规范性引用
- 引用40+项国家标准,涵盖卫生、安全、服务、生态等领域,如GB/T 32000(美丽乡村)、GB/T 16766(旅游术语)等,确保建设过程标准化。
五、特色亮点
- 文旅融合:文化体验空间、非遗展示与旅游产品深度融合。
- 生态优先:强调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严控环境准入。
- 智慧服务:数字化导览、APP预订、智慧交通疏导等科技应用。
- 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统筹资源,保障村民利益共享。
该指南系统构建了从规划建设到持续运营的全链条标准,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为辽宁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权威依据。
相关资料
- DB2102/T 0143-2025 公路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规范
- DB2101/T 0127-2025 海绵城市设计通用图集
- DB2101/T 0123-2025 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资产管理规范
- DB2101/T 0124-2025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评估规范
- DB2101/T 0125-2025 个体工商户通用型信用风险分类评价指标与规范
- DB2101/T 0126-2025 个体工商户信用数据质量管理规范
- DB2101/T 0128-2025 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
- DB2102/T 0141-2025 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规范
- DB2102/T 0142-2025 专利代理服务 专利申请、复审与无效规范
- DB2104/T 0009-2025 地理标志产品 抚顺哈什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