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标准 > 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

DB21/T 4140-2025 博物馆教育服务指南

  • [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 文件大小:365.42 K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安全检测:360:安全
  • 下载次数: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辽宁省博物馆教育服务指南(DB21/T 4140-2025)内容总结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辽宁省内各博物馆组织开展的教育服务活动,旨在规范教育服务流程、内容及管理,促进文化传承与公众教育。


二、核心术语定义

  1. 博物馆教育服务
    以博物馆为主体,依托馆藏资源开展的多种教育活动,传播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科学知识。

  2. 博物馆教育员
    负责策划、实施、评估教育活动,需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如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的专业人员。


三、基本要求

  1. 内容要求

    • 以文化惠民为原则,结合馆藏资源设计特色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科学技术知识。
  2. 硬件要求

    • 设置专用教育服务区域,配备设施设备、学习资源。
    • 标识需符合国家标准(GB/T 15566.1、GB/T 10001.1等)。
  3. 服务要求

    • 提前公示活动信息(时间、对象、收费等),公益属性优先,特定群体减免费用。
  4. 人员要求

    • 教育员需具备博物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以及活动策划、语言表达和应变能力。

四、教育服务内容

  1. 总体要求

    • 针对不同受众(年龄、认知特点)制定分众化服务,明确活动目的和计划。
  2. 主题分类

    • 传统文化类​:传统节日开展非遗传承、民俗体验等活动。
    • 革命文化类​:革命纪念日举办红色主题教育。
    • 人文历史与自然科学类​:依托馆藏展览设计历史、艺术、科技主题内容。
    • 其他主题​: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色活动(如地方文化推广)。

五、教育员管理

  1. 业务培训

    • 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历史、文物学等)、技能(活动策划)培训。
    • 培训方式包括专家讲座(副高以上职称或市级非遗传承人主讲)、实践指导、交流研讨。
  2. 业务考核

    • 每年考核一次,内容涵盖专业知识、活动策划与实施效果。
    • 考核结果分优、良、合格、不合格,不合格者调离岗位。

六、服务流程

  1. 活动策划

    • 明确主题目标、确定形式(课程、研学、讲座等)。
    • 撰写方案(时间、地点、人数等),审核内容,分配人员职责,准备物资。
  2. 活动执行

    • 多渠道宣传招募(官网、社交媒体)。
    • 布置场地并测试设备,确保符合教育情境需求。
    • 实施时遵循教育原则(直观性、启发性),收集参与者反馈。

七、活动评价与改进

  1. 评价方式

    • 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结合,评估操作性、推广性及社会效益。
    • 通过调查问卷(附录A)、意见簿、线上渠道收集反馈。
  2. 投诉处理

    • 按《LB/T 063》建立投诉机制,公开监督渠道。
    • 简单投诉1个工作日内处理,复杂投诉10日内形成意见。
  3. 持续改进

    • 每年征集公众意见,吸纳合理化建议优化服务。

八、附录(资料性)

  • 附录A​:提供《博物馆教育服务项目满意度调查问卷》模板,涵盖职业、活动知晓渠道、内容评价、改进建议等问题,用于量化服务效果。

核心意义

本指南为辽宁省博物馆教育服务提供标准化框架,从内容设计、硬件配置、人员管理到服务流程和评价改进,全方位提升博物馆教育职能,促进文化传承与公众文化素养提升。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