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4012-2025 锰系铁合金绿色产品设计评价技术规范
资料介绍
《锰系铁合金绿色产品设计评价技术规范》(DB15/T 4012-2025)主要内容总结
1. 适用范围
- 适用于微碳锰铁、低碳锰铁、中碳锰铁、高碳锰铁、微碳锰硅合金、低碳锰硅合金、普碳锰硅合金等锰系铁合金的绿色设计评价。
- 不适用于电炉金属锰的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涵盖23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包括:
- 质量/环保标准:如GB/T 3795(锰铁)、GB/T 4008(锰硅合金)、GB 28666(污染物排放)
- 管理体系标准:如GB/T 19001(质量管理)、GB/T 24001(环境管理)
- 评价方法标准:如GB/T 32161(生态设计评价通则)、GB/T 24040(生命周期评价原则)
3. 基本要求
企业需满足以下条件:
- 合规性:近三年无重大安全/污染事故,污染物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符合要求。
- 技术工艺:采用国家鼓励的先进技术,禁用淘汰工艺及物质。
- 管理体系:建立质量、能源、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 9001/14001/45001等)。
- 计量监控:按GB 17167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安装污染物在线监测设备。
4. 评价指标体系
分资源、能源、环境、品质四大属性,共18项二级指标,覆盖全生命周期关键环节: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典型基准值 | 示例要求 |
---|---|---|---|
资源属性 | 锰元素回收率 | 高炉锰铁≥92%、电炉高碳锰铁≥95% | 按附录A计算,需提供证明材料 |
能源属性 |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 高炉锰铁≤800 kgce/t、锰硅合金≤850 kgce/t | 基于GB 21341计算,成分基准按附录D执行 |
环境属性 | 颗粒物排放≤30 mg/m³、废水零排放 | 炉渣/粉尘100%无害化处理及回收 | 依据GB 28666监测数据 |
品质属性 | 产品质量符合国标/行标要求 | 第三方检测报告验证 | 如GB/T 3795、YB/T 4240 |
5. 评价方法
采用指标评价+生命周期评价(LCA)双轨制:
- 指标评价:需满足所有基本要求和表1中的指标基准值。
- 生命周期评价:
- 范围:涵盖原材料获取、生产、成品三个阶段(见图B.1-B.3)。
- 功能单位:以“1基准吨锰系铁合金”为基准。
- 数据要求:优先现场数据(近三年生产统计),缺失时采用背景数据(行业/数据库)。
- 影响类型:聚焦化石能源消耗、气候变化、富营养化、酸化四大核心环境影响。
6. 生命周期报告编制
报告需包含:
- 基本信息:企业信息、产品参数、采用标准。
- 符合性评价:对比报告期与基期(通常为前一年)指标改进情况。
- 清单分析:量化资源/能源输入、污染物输出(示例表格见附录C)。
- 影响评价:计算各阶段对四大影响类型的贡献(如CO₂当量、SO₂当量)。
- 改进方案:基于评价结果提出绿色设计优化措施。
7. 附录关键内容
- 附录A:详细公式计算元素回收率、水重复利用率、能耗等指标。
- 附录B:规范LCA方法框架,明确数据取舍原则及分配规则(如按重量分配多产品共线生产数据)。
- 附录C:提供数据收集模板,包括原材料用量、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清单。
- 附录D:锰系铁合金产品基准成分表(如电炉高碳锰铁Mn基准65%)。
8. 实施意义
- 推动锰系铁合金行业向资源高效、低碳排放、环境友好方向转型。
- 通过量化评价体系引导企业优化生产工艺,提升绿色竞争力。
- 为内蒙古自治区铁合金行业绿色制造提供技术依据,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注:企业需通过第三方审核验证符合性,并持续改进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最终由主管部门认定“绿色设计产品”资格。
相关资料
- DB15/T 933-2025 极端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雨量监测指标
- DB15/T 878-2025 飞机人工增雨(雪)业务规范
- DB15/T 712-2025 防雷安全重点单位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规范
- DB15/T 711-2025 雷电灾害调查与鉴定技术规范
- DB15/T 577-2025 太阳能资源计算与评估方法
- DB15/T 500.13-2025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13部分:综合管廊
- DB15/T 500.12-2025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12部分:空管设施
- DB15/T 500.11-2025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11部分:城市桥梁
- DB15/T 500.10-2025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10部分:城市照明设施
- DB15/T 5-2025 羊用半棚式塑料暖棚建筑使用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