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967.2-2025 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 第2部分:太阳能发电工程

  • [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 文件大小:491.72 K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安全检测:360:安全
  • 下载次数: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总结:内蒙古地方标准DB15/T 3967.2-2025《太阳能发电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

一、适用范围

  • 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新建、扩建或改建的 ​​地面光伏发电站​​ 和 ​​太阳能光热发电站​​ 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其他类型太阳能工程可参照执行。
  • 规范涵盖论证的前期准备、资料收集、数据处理、气象站选取、论证内容与方法、报告格式等全流程技术要求。

二、核心内容框架

  1. ​前期准备要求​

    • ​工程分类与规模​​:
      • 光伏电站按装机容量分为大型(>500MW)、中型(50-500MW)、小型(<50MW);
      • 光热电站分为大型(≥400MW)、中型(50-400MW)、小型(<50MW)。
    • ​现场气象观测站建设​​:
      • 大中型工程需设站观测至少1年,观测要素包括辐射(总、直接、散射)、温湿度、风速风向、降水等;
      • 特殊电站(如高倍聚光光伏)需增设法向直接辐射观测;
      • 选址需符合GB/T 35231等标准,数据质量要求有效完整率≥95%。
    • ​现场踏勘​​:需记录地理位置、地形、植被、宏观太阳能资源分布,并提供观测站建设建议。
  2. ​数据收集要求​

    • ​工程资料​​: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行业规范(如GB 50797光伏设计规范)。
    • ​太阳能资源数据​​:
      • 国家级辐射站需30年以上逐月总辐射数据;
      • 现场/短期站需1年以上小时数据,有效完整率≥95%。
    • ​常规气象数据​​:周边气象站30年以上温湿度、风速、降水等数据,要求代表性、准确性。
    • ​其他资料​​:气象灾害历史、卫星/数值模拟辐射数据、高分辨率地形图等。
  3. ​参证气象站选取​

    • ​原则​​:优先选择同气候区、距离≤100km、探测环境稳定的国家级气象站;辐射数据不足时可选用辐射专用站或模拟数据。
    • ​方法​​:通过地形图对比、历史沿革分析、数据一致性检验(均一性)、同期观测相关性分析(如风向一致性)确定最优站点。
  4. ​数据处理方法​

    • ​太阳能资源评估​​:
      • 数据准确性按GB/T 34325评判;
      • 总辐射等级划分依据GB/T 31155,直接辐射按GB/T 33677。
    • ​气象数据加工​​:缺测插补、均一性检验按QX/T 457执行;极值统计用QX/T 529方法。
    • ​模式数据转换​​:地形、建筑物数据需转换为气象模型兼容格式。
  5. ​论证内容与方法​

    • ​气候适宜性分析​​:
      • 宏观选址:结合自治区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地形电网条件评估适宜性;
      • 场址资源评估:利用实测+长序列数据计算代表年辐射量,固定式光伏需计算斜面辐射及阵列行间距;
      • 气象要素适宜性:分析云、能见度、风等对设备性能的影响。
    • ​灾害风险评估​​:
      • 分析雷电、大风、沙尘等12类高影响天气的频率与强度;
      • 构建风险评估模型(致灾因子、承灾体脆弱性),绘制风险区划图。
    • ​局地气候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如CFD)评估电站对气温、风速等地表气候要素的影响。
    • ​工程设计参数​​:
      • 抗风(QX/T 436)、抗雪压(GB 50009)、暴雨强度公式(DB15/T 2040)等;
      • 冻土深度、供暖通风参数按相关标准计算。
  6. ​报告格式规范​

    • ​结构与内容​​:包括总则、项目概况、数据基础、气候分析、灾害评估、结论等章节(附录C提供大纲示例)。
    • ​形式要求​​:封面需标明委托/承担单位、负责人签名;正文图表符合QX/T 423格式,附专家评审意见。

三、附录要点

  • ​附录A(工程分类)​​:明确光伏与光热电站类型及规模划分,排除水面光伏与建筑光伏。
  • ​附录B(报告样式)​​:提供封面与封二模板,包含项目信息、参与人员及单位。
  • ​附录C(编制大纲)​​:示例报告章节框架,涵盖从任务背景到结论的全流程。

四、核心目标

通过系统化的气候论证,确保太阳能工程在选址、设计、运营中充分考虑气候条件,降低气象灾害风险,优化资源利用效率,并减少对局地环境的负面影响。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