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966-2025 冰雹灾害评估方法

  • [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 文件大小:264.59 K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安全检测:360:安全
  • 下载次数: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主要内容总结

DB15/T 3966-2025《冰雹灾害评估方法》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冰雹灾害致灾危险性评估工作。以下是核心内容:


​1. 适用范围​

  • 适用于冰雹灾害的致灾危险性评估,涵盖灾害指标计算与等级划分。

​2. 术语定义​

  • ​冰雹灾害​​:因降雹导致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
  • ​冰雹强度​​:基于冰雹云最大回波强度(dBz)和顶高(km)计算的无量纲值。
  • ​冰雹持续时间​​:降雹起止时间(小时),取雷达计算与人工观测的较小值。
  • ​覆盖范围​​:由雷达回波强度≥45dBz的区域确定(单位:km²)。
  • ​雹块大小​​:人工观测的最大直径(mm),缺省为0。
  • ​堆积厚度​​:地面雹层最厚处高度(cm),缺省为0。

​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雷达数据​​:冰雹云最大强度、顶高、覆盖范围及移动速度。
  • ​人工观测​​:持续时间、雹块大小、堆积厚度(缺省值取0)。
  • ​无量纲处理​​:各指标值除以其邻近气象站历史极大值,消除量纲差异。

​4. 评估模型​

  • ​分项指标计算​​:

    • ​冰雹强度​​:I_{hm} = Z_{/text{max}}/100 + H_{/text{max}}/16
    • ​持续时间​​:I_{tm} = /min(L/v, T_m)
    • ​覆盖范围​​:直接采用雷达数据(I_c)。
    • ​雹块大小与堆积厚度​​:人工观测值(I_d, I_{th})。
  • ​综合指数​​:

    I_h = 0.22I_{hm} + 0.35I_{tm} + 0.51I_c + 0.13I_d + 0.15I_{th}

    权重反映各指标对灾害影响程度(覆盖范围权重最高)。


​5. 灾害等级划分​

  • ​百分位数法​​:将历史冰雹灾害指数按升序排列,划分5级:
    • ​轻​​(<60%)、​​偏轻​​(60-70%)、​​中等​​(70-80%)、​​偏重​​(80-90%)、​​重​​(≥90%)。
  • ​百分位数计算​​:通过经验公式确定分位点(附录A),确保等级划分的科学性。

​6. 关键注意事项​

  • ​缺省值影响​​:雹块大小与堆积厚度缺省为0,需确保人工观测数据准确性。
  • ​雷达数据主导​​:覆盖范围、持续时间等关键指标依赖雷达观测,需保证数据质量。
  • ​附录应用​​:百分位数法的具体计算步骤需参考附录,确保等级划分正确。

该标准通过多维度指标综合评估冰雹灾害,为灾害预警、应急响应和损失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强调数据来源的规范性与方法的统一性。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