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962.7-2025 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第7部分:水泥灰岩行业

  • [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 文件大小:386.85 K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安全检测:360:安全
  • 下载次数: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第7部分:水泥灰岩行业》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一、适用范围​

  • 适用于水泥用灰岩(石灰岩、大理岩、页岩)行业的新建、改扩建及生产矿山的绿色矿山建设,涵盖矿区环境、资源开采、综合利用、生态修复、绿色低碳及科技创新等全过程要求。

​二、核心原则​

  1. ​生态优先​​:开发与环保协调,采用节能工艺,边开采边修复。
  2. ​资源高效​​:分级利用、优质优用,回采率达标(露天矿山需符合DZ/T 0462.6)。
  3. ​科技创新​​:推广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研发投入≥年营收1.5%。
  4. ​规范管理​​:健全制度,诚信经营,企地共建共享。

​三、矿区环境要求​

  1. ​矿容矿貌​
    • 功能区布局合理(生产区、生活区等符合GB 50187),道路硬化,标识标牌规范(GB/T 13306、GB 14161)。
    • 物料堆放规范,废渣处置合规(GB 18599/GB 18597),无跑冒滴漏。
  2. ​绿化美化​
    • 可绿化区域绿化覆盖率100%,鼓励建设公园绿地,植物搭配与自然协调。

​四、资源开采与利用​

  1. ​开采方式​
    • 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如大型破碎机、封闭式输送廊道),台阶参数符合设计,终了平台利于复垦。
    • 废石综合利用率≥70%,低品位矿石、夹层等资源化利用。
  2. ​回采率​
    • 露天矿山回采率需达到行业标准(DZ/T 0462.6)。

​五、生态修复​

  1. ​土地复垦​
    • 按方案消除安全隐患(危岩体、塌陷等),地形与周边协调,植被覆盖率≥周边水平。
    • 表土剥离优先用于修复,复垦利用率达标(TD/T 1036、TD/T 1070.1)。
  2. ​水土保持​
    • 实施水土保持方案(GB 50433),防治目标值达标(GB/T 50434)。
  3. ​动态监测​
    • 建立修复监测机制(GB/T 43935),定期评估效果。

​六、绿色低碳​

  1. ​能耗与碳排放​
    •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核算能耗(GB/T 2589)及碳排放(GB/T 32150)。
    • 推广清洁能源(太阳能、氢能),鼓励新能源设备(电动卡车)。
  2. ​污染控制​
    • ​废水​​:处理达标后回用(生产、生态修复),雨污分流。
    • ​废气​​:净化后达标排放,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
    • ​固废​​:合规贮存(GB 18599),危险废物管理符合GB 18597。
    • ​粉尘噪声​​:岗位粉尘浓度(GBZ 2.1)、厂界噪声(GB 12348)达标。

​七、科技创新与智能矿山​

  1. ​技术研发​
    • 产学研结合,攻关资源利用、节能减排技术。
  2. ​智能化建设​
    • 视频监控、无人值守系统、自动化集中管控平台。
    • 建立资源储量模型,实现精准化管理。

​八、规范化管理​

  1. ​制度建设​
    • 环境监测、应急预案、绿色矿山推进计划。
  2. ​社会责任​
    • 履行信息公示义务,无不良信用记录,企地共建共享。
  3. ​企业文化​
    • 注重职工健康(工会、收入保障),追求质量品牌。

​九、关键量化指标​

  • ​资源利用​​:废石利用率≥70%,回采率达标。
  • ​能耗投入​​:研发及技改投入≥1.5%年营收。
  • ​污染控制​​:废水、废气、固废处置率100%,噪声、粉尘达标。

​总结​​:该标准以全过程绿色管理为核心,强调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修复、低碳排放与科技创新,推动水泥灰岩行业向环境友好、技术先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