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962.4-2025 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第4部分:煤炭行业
资料介绍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总结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行业新建、改扩建及生产矿山的绿色矿山建设,涵盖矿区环境、资源开采、综合利用、生态修复、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与管理等方面。
二、核心原则
- 生态优先,绿色低碳: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城乡建设协调,采用先进工艺,全生命周期管理。
- 边开采边修复:及时治理损毁土地,恢复生态功能。
- 科技创新驱动:推广智能化技术,鼓励产学研结合。
- 规范管理:健全制度体系,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地共建。
三、关键指标与要求
-
矿区环境
- 矿容矿貌:功能区布局合理(GB 50187),道路硬化,标识标牌规范(GB/T 13306)。
- 绿化覆盖率:工业场地可绿化区域100%覆盖,植物搭配合理。
- 固废管理:煤矸石封闭存放,危废处理符合GB 18597。
-
资源开采
- 采区回采率:达到DZ/T 0462.1一般指标。
- 原煤入选率:炼焦用煤、喷吹用煤100%入选,其他煤种≥90%。
- 绿色工艺:露天开采参数符合GB 50197,井工开采符合GB 50215,鼓励充填开采。
-
资源综合利用
- 共伴生资源:综合开发煤系高岭土、硫铁矿等,减少浪费。
- 固废利用:煤矸石用于回填、建材生产等,综合利用率≥85%。
- 废水利用:矿井水、洗煤水100%循环利用,生活污水达标处理。
-
生态修复
- 土地复垦:按TD/T 1036和GB/T 43934标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植被覆盖率≥周边水平。
- 水土保持:符合GB 50433,防治目标值满足GB/T 50434。
- 动态监测:建立修复监测机制(GB/T 43935)。
-
绿色低碳
- 能耗与碳排放:综合能耗符合GB 29444/29445,开展碳排放核算(GB/T 32150)。
- 污染控制:粉尘(GB 3095)、噪声(GB 12348)达标,固废处置率100%。
- 环境监测:定期监测地下水、土壤质量,公开数据。
-
科技创新与管理
- 研发投入:≥主营业务收入的1.5%。
- 智能化建设:安装自动监控系统,推进无人驾驶、智能巡检。
- 管理体系:建立绿色矿山制度,履行信息公示义务,加强职工健康保障。
四、特色亮点
- 智能化矿山:要求建设集中管控平台、无人值守系统,推动资源储量动态管理。
- 严格资源利用:炼焦用煤100%入选,煤矸石综合利用率≥85%,体现资源高效利用。
- 生态修复高标准:强调地形重塑(坡面角≤25°)、生物多样性保护,注重自然恢复。
- 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规划到闭坑全程贯彻绿色理念,覆盖能耗、排放、生态各环节。
五、实施保障
- 制度保障:建立环境监测、应急响应、科技研发等制度。
- 责任落实: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监督,鼓励公众参与。
- 技术支撑:依托《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推广先进工艺。
该规范系统构建了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的完整框架,通过量化指标与技术创新推动内蒙古煤炭行业向生态化、高效化、智能化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相关资料
- DB15/T 933-2025 极端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雨量监测指标
- DB15/T 878-2025 飞机人工增雨(雪)业务规范
- DB15/T 712-2025 防雷安全重点单位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规范
- DB15/T 711-2025 雷电灾害调查与鉴定技术规范
- DB15/T 577-2025 太阳能资源计算与评估方法
- DB15/T 500.13-2025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13部分:综合管廊
- DB15/T 500.12-2025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12部分:空管设施
- DB15/T 500.11-2025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11部分:城市桥梁
- DB15/T 500.10-2025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10部分:城市照明设施
- DB15/T 5-2025 羊用半棚式塑料暖棚建筑使用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