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948.2-2025 药用植物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 第2部分:蓝刺头

  • [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 文件大小:335.12 K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安全检测:360:安全
  • 下载次数: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总结: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DB15/T 3948.2-2025《药用植物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 第2部分:蓝刺头》

一、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范了内蒙古地区蓝刺头(菊科蓝刺头属多年生草本)的工厂化育苗全流程,涵盖设施设备、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病虫害防治、成苗标准及生产档案管理,适用于规模化种苗生产。


二、核心内容

  1. ​设施设备要求​

    • ​育苗设施​​:日光温室/连栋温室/塑料大棚,需配备保温、遮阳、通风、灌溉及补光系统。
    • ​配套设备​​:移动苗床、基质搅拌机、播种机等,确保机械化操作。
  2. ​播前准备​

    • ​场所消毒​​:使用紫外灯、熏蒸或0.1%~0.3%高锰酸钾溶液喷洒,通风24小时后使用。
    • ​基质配制​​:
      • 配方1:营养土:细砂土:生物有机肥=3:1:0.5(需用50%多菌灵消毒)。
      • 配方2:草炭土:蛭石:珍珠岩=7:2:1。
    • ​穴盘选用​​:50~60孔无菌穴盘,使用前需消毒。
  3. ​播种技术​

    • ​种子处理​​:精选净度≥95%、发芽率≥92%、含水量≤4.7%的种子,浸种2~3小时,去除瘪籽。
    • ​装盘播种​​:
      • 基质含水量调至50%~60%,装盘后距顶部1.0~1.2cm。
      • 每穴播1~2粒种子,覆土0.8~1cm,压实后喷淋至排水孔溢水。
  4. ​苗间管理​

    • ​水分​​:出苗前保持高湿度;出苗后(7~10天)每2~3天喷水一次。
    • ​光照​​:冬春季补光,夏秋季用遮阳网(光照强度调控)。
    • ​温湿度​​:昼/夜温度25℃±3℃/20℃±3℃,湿度50%~80%。
    • ​炼苗​​:移栽前5~7天控水、增光、通风,降低温湿度。
  5. ​病虫害防治​

    • ​枯萎病​​:恶霉灵4000~5000倍液灌根。
    • ​黑斑病​​: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85%敌菌丹800倍液喷雾,连用3~4次。
    • ​毒蛾​​:黑光灯诱杀成虫;幼虫期用45%丙溴辛硫磷1000倍液+5.7%甲维盐2000倍液喷杀。
    • ​农药规范​​:遵循GB 8321标准,注意安全间隔期。
  6. ​成苗标准​

    • 株高≥6cm,具2片真叶+1片心叶,叶片无病斑虫害,根系健壮、根坨成型。
  7. ​生产档案​

    • 记录品种来源、播种期、物候期、病虫害防治等全程数据,存档备查。

三、技术意义

  • ​资源保护​​:缓解野生蓝刺头资源压力,推动人工栽培。
  • ​标准化生产​​:通过设施化、集约化管理提升种苗质量与产量,保障药材稳定性。
  • ​生态价值​​:蓝刺头兼具药用与观赏功能,耐旱耐瘠,适合生态修复工程。

该标准为内蒙古地区蓝刺头种苗工厂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助力中药材产业规范化发展。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