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017-2022 乘用车单位产品综合能源消耗限额
资料介绍
本文件规定了乘用车单位产品综合能源消耗(以下简称能耗)统计一般要求、计算方法、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和节能管理与技术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乘用车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计算、管理、评价与监督。
本文件代替DB11/T 1017—2013《普通轿车及普通运动型乘用车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和DB11/T1018—2013《高级轿车及高级运动型乘用车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与DB11/T 1017—2013、DB11/T1018—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适用范围(见1,2013年版的1);
b)删除了高级轿车及高级运动型乘用车定义(见2013年版的3.1);
c)删除了普通轿车及普通运动型乘用车定义(见2013年版的3.2);
d)增加了乘用车定义(见3.1);
e)增加了轴距定义(见3.2)
f)增加了生产节拍定义(见3.3);
g)更改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公式(见5.2,2013年版的6.2);
h)增加了产能利用率调节系数ki值(见5.3);
i)更改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见表2,2013年版的4.1、4.2、4.3);
j)增加了企业年度能耗信息表(见附录C)。
本文件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汽车行业协会、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长安汽车公司、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晨航、张丽丽、徐华、马晓东、李明宇、张雅男、蔡兴吉、王立君、杨洋、李智伟、李平元、李凌日、王玉琪、夏宝山、刘怡。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3年首次发布为DB11/T 1017—2013《普通轿车及普通运动型乘用车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
额》、DB11/T 1018—2013《高级轿车及高级运动型乘用车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本次为第1次修订,将DB11/T 1017—2013与DB11/T 1018—2013合并。
本文件适用于乘用车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计算、管理、评价与监督。
本文件代替DB11/T 1017—2013《普通轿车及普通运动型乘用车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和DB11/T1018—2013《高级轿车及高级运动型乘用车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与DB11/T 1017—2013、DB11/T1018—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适用范围(见1,2013年版的1);
b)删除了高级轿车及高级运动型乘用车定义(见2013年版的3.1);
c)删除了普通轿车及普通运动型乘用车定义(见2013年版的3.2);
d)增加了乘用车定义(见3.1);
e)增加了轴距定义(见3.2)
f)增加了生产节拍定义(见3.3);
g)更改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公式(见5.2,2013年版的6.2);
h)增加了产能利用率调节系数ki值(见5.3);
i)更改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见表2,2013年版的4.1、4.2、4.3);
j)增加了企业年度能耗信息表(见附录C)。
本文件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汽车行业协会、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长安汽车公司、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晨航、张丽丽、徐华、马晓东、李明宇、张雅男、蔡兴吉、王立君、杨洋、李智伟、李平元、李凌日、王玉琪、夏宝山、刘怡。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3年首次发布为DB11/T 1017—2013《普通轿车及普通运动型乘用车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
额》、DB11/T 1018—2013《高级轿车及高级运动型乘用车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本次为第1次修订,将DB11/T 1017—2013与DB11/T 1018—2013合并。
相关资料
- DB11/T 1238-2024 健康体检体征数据元规范
- DB11/T 1231-2024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
- DB11/T 1216-2024 旅游饭店温泉设施与服务规范
- DB11/T 2103.10-2024 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第10部分:医疗机构
- DB11/T 1641-2024 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节能量审核指南
- DB11/T 1273-2024 LED交通诱导显示屏技术要求
- DB11/T 2243.3-2024 综合能源多表合一远传抄表监测系统 第3部分:采集终端功能与性能要求
- DB11/T 2243.2-2024 综合能源多表合一远传抄表监测系统 第2部分:应用平台数据交换格式
- DB11/T 2243.1-2024 综合能源多表合一远传抄表监测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DB11/T 2243.6-2024 综合能源多表合一远传抄表监测系统 第6部分:应用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