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 上册 第三版 [何潮洪等 主编]
资料介绍
化工原理 上册 第三版
作者:何潮洪等 主编
出版时间:2017年版
丛编项: 全国高等院校化工类专业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化工原理(上册)(第三版)》由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8所院校的有关教师共同编写,作为浙江大学等院校的专业基础课教材。《化工原理(上册)(第三版)》是在《化工原理》(上、下册)第二版(何潮洪等,科学出版社,2007年)使用多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修订再版的。《化工原理(上册)(第三版)》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包括绪论、流体力学基础、流体输送机械、机械分离与固体流态化、搅拌、热量传递基础、传热过程计算与换热器、蒸发8章;下册包括质量传递基础、气体吸收、蒸馏、气-液传质设备、萃取、干燥、吸附与膜分离7章。《化工原理(上册)(第三版)》重视基本概念,阐述力求严谨,且选配了一些典型的工程案例,以强化相关的实际应用与工程观念的培养。在内容上重点论述化学工程中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并简明扼要地介绍相关的传递过程基础。
目录
总序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绪论 1
参考文献 4
第1章 流体力学基础 5
1.1 概述 6
1.2 流体静力学及其应用 7
1.2.1 静止流体所受的力 7
1.2.2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8
1.2.3 静力学原理在压力和压力差测量上的应用 9
1.3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 12
1.3.1 基本概念 12
1.3.2 质量衡算方程——连续性方程 18
1.3.3 运动方程 21
1.3.4 总能量衡算和机械能衡算方程 28
1.4 管路计算 45
1.4.1 简单管路 45
1.4.2 复杂管路 49
1.4.3 管网简介 53
1.4.4 可压缩流体的管路计算 53
1.5 边界层及边界层方程 56
1.5.1 普兰特边界层理论 56
1.5.2 边界层方程及其应用简介 58
1.5.3 边界层分离 61
1.6 湍流 61
1.6.1 湍流的发生与发展 61
1.6.2 湍流特点及其研究方法 62
1.6.3 湍流应力 63
1.7 流速、流量测量 64
1.7.1 变压头流量计 64
1.7.2 变截面流量计 67
本章主要符号说明 70
参考文献 71
习题 71
第2章 流体输送机械 77
2.1 概述 78
2.2 离心泵 78
2.2.1 离心泵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78
2.2.2 离心泵主要构件的结构及功能 79
2.2.3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81
2.2.4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86
2.2.5 离心泵的安装高度及气蚀余量 88
2.2.6 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 90
2.2.7 离心泵的类型、选用、安装与运转 94
2.2.8 离心泵的操作型问题定性分析及计算 97
2.3 其他类型泵 99
2.3.1 其他速度式泵 99
2.3.2 容积式泵 100
2.3.3 其他形式泵 104
2.3.4 各类泵的适用范围 105
2.4 气体压送机械 106
2.4.1 风机 106
2.4.2 压缩机 110
2.4.3 真空泵 112
本章主要符号说明 113
参考文献 114
习题 114
第3章 机械分离与固体流态化 117
3.1 概述 118
3.2 颗粒及颗粒群的特性 118
3.2.1 单一颗粒的特性 118
3.2.2 颗粒群的特性 119
3.2.3 筛分 121
3.3 沉降 121
3.3.1 重力沉降原理 121
3.3.2 重力沉降设备 124
3.3.3 离心沉降原理 126
3.3.4 离心沉降设备 127
3.4 过滤 130
3.4.1 概述 130
3.4.2 过滤基本方程 131
3.4.3 过滤常数的测定 135
3.4.4 滤饼洗涤 136
3.4.5 过滤设备及过滤计算 136
3.5 离心分离 143
3.6 固体流态化 145
3.6.1 基本概念 145
3.6.2 流化床的主要特性 147
3.6.3 流化床的操作气速范围 148
本章主要符号说明 148
参考文献 149
习题 149
第4章 搅拌 151
4.1 概述 152
4.2 机械搅拌设备 152
4.2.1 搅拌设备的基本构成 152
4.2.2 搅拌叶轮 154
4.3 搅拌容器内的流体力学特性 155
4.3.1 总体流动状况 155
4.3.2 流动状况的变化 156
4.3.3 搅拌雷诺数 156
4.3.4 互溶液体搅拌过程的流体力学特性 157
4.3.5 固-液悬浮搅拌过程的流体力学特性 158
4.3.6 液-液及气-液分散搅拌过程的流体力学特性 159
4.4 搅拌功率的计算 162
4.4.1 搅拌功率的分配 162
4.4.2 功率曲线 163
4.5 搅拌设计与放大 164
本章主要符号说明 165
参考文献 165
习题 166
第5章 热量传递基础 167
5.1 概述 169
5.1.1 热量传递的方式与机理 169
5.1.2 热量传递过程的概念及定义 170
5.2 热传导 171
5.2.1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 171
5.2.2 导热系数 171
5.2.3 热传导微分方程 172
5.2.4 稳态热传导 175
5.2.5 非稳态热传导 180
5.3 对流传热 183
5.3.1 对流传热过程 183
5.3.2 因次分析法在对流传热中的应用 186
5.3.3 管内强制对流传热 187
5.3.4 管外强制对流传热 192
5.3.5 冷凝传热 195
5.3.6 沸腾传热 200
5.3.7 自然对流传热 204
5.4 辐射传热 205
5.4.1 基本概念 205
5.4.2 辐射的基本定律 207
5.4.3 固体间的辐射传热 209
5.4.4 气体的热辐射 217
5.4.5 对流与辐射的复合传热 219
本章主要符号说明 220
参考文献 222
习题 222
第6章 传热过程计算与换热器 225
6.1 概述 225
6.2 传热过程分析 226
6.3 传热过程的基本方程 226
6.3.1 热量衡算方程 226
6.3.2 传热速率方程 227
6.4 传热过程计算 228
6.4.1 总传热系数与壁温计算 228
6.4.2 传热过程的平均温差计算 231
6.4.3 传热效率和传热单元数计算 237
6.5 换热器计算 241
6.5.1 设计型计算 241
6.5.2 操作型计算 242
6.5.3 传热系数变化的换热器计算 245
6.6 换热器简介 246
6.6.1 换热器的分类 246
6.6.2 间壁式换热器 246
6.6.3 列管式换热器的选用与设计原则 252
6.7 换热器的传热强化与换热网络优化 255
6.7.1 换热器的传热强化概述 255
6.7.2 列管式换热器的传热强化 256
6.7.3 换热网络优化 257
本章主要符号说明 258
参考文献 259
习题 259
第7章 蒸发 262
7.1 概述 263
7.2 单效蒸发及其计算 264
7.2.1 单效蒸发过程 264
7.2.2 蒸发水量的计算 265
7.2.3 蒸发器热负荷的确定 265
7.2.4 传热面积的计算 266
7.3 多效蒸发及其计算 269
7.3.1 多效蒸发的流程 269
7.3.2 多效蒸发的优缺点及效数的限制 271
7.3.3 多效蒸发计算 273
7.4 蒸发器及辅助设备 278
7.4.1 蒸发器的结构及特点 279
7.4.2 除沫器、冷凝器和真空装置 283
7.4.3 蒸发器的选型 284
7.5 提高蒸发经济性的改进措施 285
本章主要符号说明 286
参考文献 287
习题 287
附录 289
一、单位换算表 289
二、空气的重要物性 292
三、水的重要物性 293
四、饱和水蒸气的物性 296
五、某些气体的重要物性 300
六、某些液体及溶液的物性 305
七、常用流速的范围(SH/T3035—2007) 315
八、中国石化钢管壁厚系列(SH/T3405—2012) 318
九、I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和离心通风机系列 319
十、某些固体材料的物理性质 323
十一、列管式换热器规格(摘自JB/T4714/4715—1992) 324
十二、壁面污垢热阻(污垢系数) 328
索引 329
作者:何潮洪等 主编
出版时间:2017年版
丛编项: 全国高等院校化工类专业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化工原理(上册)(第三版)》由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8所院校的有关教师共同编写,作为浙江大学等院校的专业基础课教材。《化工原理(上册)(第三版)》是在《化工原理》(上、下册)第二版(何潮洪等,科学出版社,2007年)使用多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修订再版的。《化工原理(上册)(第三版)》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包括绪论、流体力学基础、流体输送机械、机械分离与固体流态化、搅拌、热量传递基础、传热过程计算与换热器、蒸发8章;下册包括质量传递基础、气体吸收、蒸馏、气-液传质设备、萃取、干燥、吸附与膜分离7章。《化工原理(上册)(第三版)》重视基本概念,阐述力求严谨,且选配了一些典型的工程案例,以强化相关的实际应用与工程观念的培养。在内容上重点论述化学工程中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并简明扼要地介绍相关的传递过程基础。
目录
总序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绪论 1
参考文献 4
第1章 流体力学基础 5
1.1 概述 6
1.2 流体静力学及其应用 7
1.2.1 静止流体所受的力 7
1.2.2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8
1.2.3 静力学原理在压力和压力差测量上的应用 9
1.3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 12
1.3.1 基本概念 12
1.3.2 质量衡算方程——连续性方程 18
1.3.3 运动方程 21
1.3.4 总能量衡算和机械能衡算方程 28
1.4 管路计算 45
1.4.1 简单管路 45
1.4.2 复杂管路 49
1.4.3 管网简介 53
1.4.4 可压缩流体的管路计算 53
1.5 边界层及边界层方程 56
1.5.1 普兰特边界层理论 56
1.5.2 边界层方程及其应用简介 58
1.5.3 边界层分离 61
1.6 湍流 61
1.6.1 湍流的发生与发展 61
1.6.2 湍流特点及其研究方法 62
1.6.3 湍流应力 63
1.7 流速、流量测量 64
1.7.1 变压头流量计 64
1.7.2 变截面流量计 67
本章主要符号说明 70
参考文献 71
习题 71
第2章 流体输送机械 77
2.1 概述 78
2.2 离心泵 78
2.2.1 离心泵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78
2.2.2 离心泵主要构件的结构及功能 79
2.2.3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81
2.2.4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86
2.2.5 离心泵的安装高度及气蚀余量 88
2.2.6 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 90
2.2.7 离心泵的类型、选用、安装与运转 94
2.2.8 离心泵的操作型问题定性分析及计算 97
2.3 其他类型泵 99
2.3.1 其他速度式泵 99
2.3.2 容积式泵 100
2.3.3 其他形式泵 104
2.3.4 各类泵的适用范围 105
2.4 气体压送机械 106
2.4.1 风机 106
2.4.2 压缩机 110
2.4.3 真空泵 112
本章主要符号说明 113
参考文献 114
习题 114
第3章 机械分离与固体流态化 117
3.1 概述 118
3.2 颗粒及颗粒群的特性 118
3.2.1 单一颗粒的特性 118
3.2.2 颗粒群的特性 119
3.2.3 筛分 121
3.3 沉降 121
3.3.1 重力沉降原理 121
3.3.2 重力沉降设备 124
3.3.3 离心沉降原理 126
3.3.4 离心沉降设备 127
3.4 过滤 130
3.4.1 概述 130
3.4.2 过滤基本方程 131
3.4.3 过滤常数的测定 135
3.4.4 滤饼洗涤 136
3.4.5 过滤设备及过滤计算 136
3.5 离心分离 143
3.6 固体流态化 145
3.6.1 基本概念 145
3.6.2 流化床的主要特性 147
3.6.3 流化床的操作气速范围 148
本章主要符号说明 148
参考文献 149
习题 149
第4章 搅拌 151
4.1 概述 152
4.2 机械搅拌设备 152
4.2.1 搅拌设备的基本构成 152
4.2.2 搅拌叶轮 154
4.3 搅拌容器内的流体力学特性 155
4.3.1 总体流动状况 155
4.3.2 流动状况的变化 156
4.3.3 搅拌雷诺数 156
4.3.4 互溶液体搅拌过程的流体力学特性 157
4.3.5 固-液悬浮搅拌过程的流体力学特性 158
4.3.6 液-液及气-液分散搅拌过程的流体力学特性 159
4.4 搅拌功率的计算 162
4.4.1 搅拌功率的分配 162
4.4.2 功率曲线 163
4.5 搅拌设计与放大 164
本章主要符号说明 165
参考文献 165
习题 166
第5章 热量传递基础 167
5.1 概述 169
5.1.1 热量传递的方式与机理 169
5.1.2 热量传递过程的概念及定义 170
5.2 热传导 171
5.2.1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 171
5.2.2 导热系数 171
5.2.3 热传导微分方程 172
5.2.4 稳态热传导 175
5.2.5 非稳态热传导 180
5.3 对流传热 183
5.3.1 对流传热过程 183
5.3.2 因次分析法在对流传热中的应用 186
5.3.3 管内强制对流传热 187
5.3.4 管外强制对流传热 192
5.3.5 冷凝传热 195
5.3.6 沸腾传热 200
5.3.7 自然对流传热 204
5.4 辐射传热 205
5.4.1 基本概念 205
5.4.2 辐射的基本定律 207
5.4.3 固体间的辐射传热 209
5.4.4 气体的热辐射 217
5.4.5 对流与辐射的复合传热 219
本章主要符号说明 220
参考文献 222
习题 222
第6章 传热过程计算与换热器 225
6.1 概述 225
6.2 传热过程分析 226
6.3 传热过程的基本方程 226
6.3.1 热量衡算方程 226
6.3.2 传热速率方程 227
6.4 传热过程计算 228
6.4.1 总传热系数与壁温计算 228
6.4.2 传热过程的平均温差计算 231
6.4.3 传热效率和传热单元数计算 237
6.5 换热器计算 241
6.5.1 设计型计算 241
6.5.2 操作型计算 242
6.5.3 传热系数变化的换热器计算 245
6.6 换热器简介 246
6.6.1 换热器的分类 246
6.6.2 间壁式换热器 246
6.6.3 列管式换热器的选用与设计原则 252
6.7 换热器的传热强化与换热网络优化 255
6.7.1 换热器的传热强化概述 255
6.7.2 列管式换热器的传热强化 256
6.7.3 换热网络优化 257
本章主要符号说明 258
参考文献 259
习题 259
第7章 蒸发 262
7.1 概述 263
7.2 单效蒸发及其计算 264
7.2.1 单效蒸发过程 264
7.2.2 蒸发水量的计算 265
7.2.3 蒸发器热负荷的确定 265
7.2.4 传热面积的计算 266
7.3 多效蒸发及其计算 269
7.3.1 多效蒸发的流程 269
7.3.2 多效蒸发的优缺点及效数的限制 271
7.3.3 多效蒸发计算 273
7.4 蒸发器及辅助设备 278
7.4.1 蒸发器的结构及特点 279
7.4.2 除沫器、冷凝器和真空装置 283
7.4.3 蒸发器的选型 284
7.5 提高蒸发经济性的改进措施 285
本章主要符号说明 286
参考文献 287
习题 287
附录 289
一、单位换算表 289
二、空气的重要物性 292
三、水的重要物性 293
四、饱和水蒸气的物性 296
五、某些气体的重要物性 300
六、某些液体及溶液的物性 305
七、常用流速的范围(SH/T3035—2007) 315
八、中国石化钢管壁厚系列(SH/T3405—2012) 318
九、I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和离心通风机系列 319
十、某些固体材料的物理性质 323
十一、列管式换热器规格(摘自JB/T4714/4715—1992) 324
十二、壁面污垢热阻(污垢系数) 328
索引 329
相关资料
- 流量测量实用手册 2017年版
- 膜技术手册 上、下册 第二版 2020年版 邓麦村,金万勤 编
- 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程 化工维修焊工 高级、技师 中国化工机械动力技术协会组织编写 2008年版
-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第五版 董俊华,高炳军编 2019年版
-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陆冬梅主编;王林,曹秋娥副主编 2014年版
- 过程系统工程辞典 第二版 修订本 [王基铭 著] 2011年版
- 交换吸附技术分离工业有机 无机混合酸 [李长海,贾冬梅 编著] 2015年版
- 产业专利分析报告 第26册 氟化工 [杨铁军 主编] 2014年版
- 工业木质素高效利用的改性理论与技术 [邱学青,欧阳新平,杨东杰 著] 2014年版
- 薄层色谱速查手册 [刘勇 著] 2011年版
下载说明
本站资源使用网盘存储,可以一键转存和下载,下载速度一流;本站资源均为RAR/ZIP 格式压缩,为确保资源能够正常使用,需使用【WinRAR】等进行解压;
本站资源解压后格式为PDF的,为保证正常使用,推荐【Adobe Reader 8.0】以上版本进行阅读;
如果您发现文件无法下载,请稍后再次尝试;若依然如此,请到 报错页面 告诉我们。
本站提供的标准文件一般为PDF格式,如果您需要Word版本,可搜索【PDF转换成Word软件】进行转换;
本站资料均为网上收集,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正式场合使用,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