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建设亲历记:柳怀祖的回忆 柳怀祖口述 杨小林,陈京辉整理 2016年版
资料介绍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建设亲历记:柳怀祖的回忆
作者:柳怀祖口述 杨小林,陈京辉整理
出版时间:2016年版
内容简介
北京电子正负对撞机成功实现电子正负对撞后,这一举世瞩目的科学技术成就得到了世界科学界的公认和高度赞扬。正如聂荣臻元帅所说:“这是我国科学家继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卫星、核潜艇之后又一巨大成就。”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设从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1984年10月7日奠基开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全国几百个工厂、研究所、高等院校的上万科研人员 、工人、干部和解放军官兵万众一心,奋发进取,在李政道教授及一些国外科学家和实验室的帮助下,在充分学习和吸取世界先进技术基础上,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正负电子对撞仅用了4年多时间。这样质量和速度在国际上也少有。柳怀祖先生作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全程参与了工程的组织协调工作,见证了这段辉煌的历程。柳先生的回忆,不仅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这项大科学工程的“前世今生”,而且还十分深刻地反映了邓小平、宋平、方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远见卓识,以及李政道、丁肇中、杨振宁、袁家骝、吴健雄等海外科学家的赤子之心,更是勾勒出了谷羽、林宗棠、张寿、周光召等一批工程管理者和谢家麟、叶铭汉、方守贤等众多工程设计建造者无私奉献的群像。
作者:柳怀祖口述 杨小林,陈京辉整理
出版时间:2016年版
内容简介
北京电子正负对撞机成功实现电子正负对撞后,这一举世瞩目的科学技术成就得到了世界科学界的公认和高度赞扬。正如聂荣臻元帅所说:“这是我国科学家继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卫星、核潜艇之后又一巨大成就。”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设从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1984年10月7日奠基开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全国几百个工厂、研究所、高等院校的上万科研人员 、工人、干部和解放军官兵万众一心,奋发进取,在李政道教授及一些国外科学家和实验室的帮助下,在充分学习和吸取世界先进技术基础上,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正负电子对撞仅用了4年多时间。这样质量和速度在国际上也少有。柳怀祖先生作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全程参与了工程的组织协调工作,见证了这段辉煌的历程。柳先生的回忆,不仅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这项大科学工程的“前世今生”,而且还十分深刻地反映了邓小平、宋平、方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远见卓识,以及李政道、丁肇中、杨振宁、袁家骝、吴健雄等海外科学家的赤子之心,更是勾勒出了谷羽、林宗棠、张寿、周光召等一批工程管理者和谢家麟、叶铭汉、方守贤等众多工程设计建造者无私奉献的群像。
相关资料
- 10世纪前中国纪历文化源流 以简帛为中心 [孔庆典 著] 2011年版
- 3D魔镜 世界惊奇 [(英)斯塔克 编著] 2014年版
- N体问题的周期解 [(美)肯尼斯 R 梅耶 著] 2011年版
- 两汉经学的历术背景 [郜积意 著] 2013年版
- 中华文库 火 恽福森 编 1948年版
- 北京大学科技史与科技哲学丛书 质的量化与运动的量化 14世纪经院自然哲学的运动学初探 [张卜天 著] 2010年版
- 恍然大悟!不神秘的科学 让灯亮起来 代晓琴 著 2016年版
- 我们身边的科学丛书 第1辑 碳家族加工厂 盛世视佳 编 2013年版
- 科学技术名词 工程技术卷 全藏版 41 土壤学名词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土壤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16年版
- 科学技术名词 工程技术卷 全藏版 43 资源科学技术名词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资源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16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