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测量技术 第2版 李泽球 主编 2017年版
资料介绍
全站仪测量技术(第2版)
作 者: 李泽球
出版时间: 2017
内容简介
《全站仪测量技术(第2版)/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三五”推荐教材》分为6章。第1章全站仪概述,介绍全站仪使用的发展及现状,常用全站仪的品牌、型号及主要技术参数,电子测角、电子测距和电子补偿的原理。第2章全站仪的使用,介绍全站仪的结构、键盘、角度、距离及坐标测量的操作,工作模式及菜单层级,文件管理和使用要求。第3章全站仪程序测量,介绍普通全站仪各种程序测量的功能特点及操作步骤。第4章全站仪的检验,介绍全站仪常规检验的项目、目的、要求和自检的方法。第5章全站仪的应用,介绍全站仪在图根控制测量、数字测图、工程断面测量、变形监测、道路工程测量和精密跨河高程传递中的应用。第6章新型全站仪介绍,介绍Windows全站仪、测量机器人、超站仪等新型全站仪的技术参数、功能特点及实际应用情况。为方便学生学习,《全站仪测量技术(第2版)/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三五”推荐教材》在每章开始列有学习目标、技能目标,在每章结尾列有本章小结、习题。
目录
1 全站仪概述
1.1 全站仪的基本概念
1.1.1 全站仪及其发展
1.1.2 全站仪的分类及常用型号
1.1.3 全站仪的主要技术参数
1.1.4 全站仪的工作框图
1.2 电子测角原理
1.2.1 光栅度盘测角系统
1.2.2 编码度盘测角系统
1.2.3 动态测角原理
1.3 电子测距原理
1.3.1 电子测距的基本公式
1.3.2 相位法测距原理
1.3.3 测程与测距精度
1.3.4 免棱镜测距
1.4 电子补偿原理
1.4.1 单轴补偿
1.4.2 双轴补偿
1.4.3 三轴补偿
本章小结
习题
2 全站仪的使用
2.1 全站仪的结构及安置
2.2 全站仪的操作键及显示屏
2.2.1 南方NTS360系列全站仪操作键及显示屏介绍
2.2.2 科力达KTS440系列全站仪操作键及显示屏介绍
2.2.3 瑞得RTS850系列全站仪操作键及显示屏介绍
2.3 全站仪角度测量
2.3.1 角度测量的相关设置
2.3.2 角度测量的相关功能
2.4 全站仪距离测量
2.4.1 距离测量的相关设置
2.4.2 距离测量的相关功能
2.5 全站仪坐标测量
2.6 全站仪的工作模式结构
2.6.1 全站仪的工作模式
2.6.2 南方NTS360系列全站仪的工作模式结构
2.6.3 科力达KTS440系列全站仪的工作模式结构
2.6.4 瑞得RTS850系列全站仪的工作模式结构
2.7 全站仪文件管理
2.7.1 坐标文件传输
2.7.2 工作文件传输
2.7.3 工作文件的管理
2.7.4 坐标文件的管理
2.8 全站仪的使用要求
本章小结
习题
3 全站仪程序测量
3.1 放样测量
3.1.1 放样测量的概念
3.1.2 坐标放样
3.1.3 极坐标放样
3.1.4 悬高放样
3.2 悬高测量
3.2.1 悬高测量的基本原理
3.2.2 悬高测量的操作
3.3 偏心测量
3.3.1 偏心测量的概念
3.3.2 角度偏心测量
3.3.3 单距偏心测量
3.3.4 双距偏心测量
3.4 对边测量
3.4.1 对边测量的概念
3.4.2 射线式对边测量
3.4.3 折线式对边测量
3.5 后方交会测量
3.5.1 后方交会测量的概念
3.5.2 坐标后方交会测量
3.5.3 高程后方交会测量
3.5.4 后方交会测量注意问题
3.6 面积测量
3.6.1 面积测量的概念
3.6.2 面积测量的操作
3.6.3 调取内存坐标点面积计算
3.7 道路测设
3.7.1 道路测设的概念
3.7.2 直线计算
3.7.3 圆曲线测设
3.7.4 回旋曲线测设
本章小结
习题
4 全站仪的检验
4.1 水准器的检校
4.1.1 圆水准器的检校
4.1.2 管水准器的检校
4.2 照准部旋转正确性的检验
4.2.1 无测试垂直轴稳定性程序的全站仪照准部旋转正确性的检验
4.2.2 有测试垂直轴稳定性程序的全站仪照准部旋转正确性的检验
4.3 视准轴误差、水平轴误差的检定
4.3.1 视准轴误差及水平轴误差的概念
4.3.2 视准轴误差及水平轴误差检验的方法
4.4 垂直度盘指标差的检校
4.4.1 垂直度盘指标差的概念
4.4.2 竖盘指标差的检校
4.5 补偿性能的检验
4.5.1 补偿器零位误差检验
4.5.2 补偿范围检验
4.5.3 补偿器补偿误差的检验
4.6 测距轴与视准轴重合性的检验
4.7 加常数、乘常数的检定
4.7.1 三段比较法测定加常数
4.7.2 六段基线比较法
4.8 测距准确度的检定
4.9 测角准确度的检定
4.9.1 一测回水平方向中误差的检定
4.9.2 一测回垂直角中误差的检定
本章小结
习题
5 全站仪的应用
5.1 平高导线测量
5.1.1 南方NTS662R全站仪简介
5.1.2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5.1.3 平高导线的测量与平差
5.2 断面测量
5.2.1 横断面测量
5.2.2 横断面放样
5.3 数字测图
5.3.1 数据采集前的准备工作
5.3.2 数据采集
5.4 隧道断面测量与检测
5.4.1 免棱镜全站仪测量隧道断面的基本过程
5.4.2 建立坐标系
5.4.3 断面数据采集
5.4.4 数据处理
5.4.5 绘制断面图
5.4.6 与设计断面图比较
5.5 变形监测
5.5.1 徕卡TCA2003简介
5.5.2 工程实例简介
5.6 曲线测设
5.6.1 南方NTS342R全站仪简介
5.6.2 道路曲线计算
5.6.3 道路放样
5.7 跨河高程传递
5.7.1 场地的选择与布设
5.7.2 跨河高程传递的实施
5.7.3 跨河高差计算
本章小结
习题
6 新型全站仪介绍
6.1 Windows全站仪
6.1.1 拓普康GPT7000i全站仪简介
6.1.2 拓普康GPT7000i全站仪常规测量操作简介
6.1.3 拓普康GPT7000i全站仪的TopSURV机载软件操作简介
6.2 测量机器人
6.2.1 徕卡TCA2003测量机器人
6.2.2 徕卡TM30精密测量机器人
6.2.3 徕卡TS30超高精度全站仪
6.2.4 IMAGING STATION影像型三维扫描全站仪
6.2.5 MS系列精密三维测量机器人
6.3 超全站仪
6.3.1 超站仪概述
6.3.2 徕卡超站仪SmartStation
6.3.3 南方NT$82超站仪
本章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作 者: 李泽球
出版时间: 2017
内容简介
《全站仪测量技术(第2版)/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三五”推荐教材》分为6章。第1章全站仪概述,介绍全站仪使用的发展及现状,常用全站仪的品牌、型号及主要技术参数,电子测角、电子测距和电子补偿的原理。第2章全站仪的使用,介绍全站仪的结构、键盘、角度、距离及坐标测量的操作,工作模式及菜单层级,文件管理和使用要求。第3章全站仪程序测量,介绍普通全站仪各种程序测量的功能特点及操作步骤。第4章全站仪的检验,介绍全站仪常规检验的项目、目的、要求和自检的方法。第5章全站仪的应用,介绍全站仪在图根控制测量、数字测图、工程断面测量、变形监测、道路工程测量和精密跨河高程传递中的应用。第6章新型全站仪介绍,介绍Windows全站仪、测量机器人、超站仪等新型全站仪的技术参数、功能特点及实际应用情况。为方便学生学习,《全站仪测量技术(第2版)/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三五”推荐教材》在每章开始列有学习目标、技能目标,在每章结尾列有本章小结、习题。
目录
1 全站仪概述
1.1 全站仪的基本概念
1.1.1 全站仪及其发展
1.1.2 全站仪的分类及常用型号
1.1.3 全站仪的主要技术参数
1.1.4 全站仪的工作框图
1.2 电子测角原理
1.2.1 光栅度盘测角系统
1.2.2 编码度盘测角系统
1.2.3 动态测角原理
1.3 电子测距原理
1.3.1 电子测距的基本公式
1.3.2 相位法测距原理
1.3.3 测程与测距精度
1.3.4 免棱镜测距
1.4 电子补偿原理
1.4.1 单轴补偿
1.4.2 双轴补偿
1.4.3 三轴补偿
本章小结
习题
2 全站仪的使用
2.1 全站仪的结构及安置
2.2 全站仪的操作键及显示屏
2.2.1 南方NTS360系列全站仪操作键及显示屏介绍
2.2.2 科力达KTS440系列全站仪操作键及显示屏介绍
2.2.3 瑞得RTS850系列全站仪操作键及显示屏介绍
2.3 全站仪角度测量
2.3.1 角度测量的相关设置
2.3.2 角度测量的相关功能
2.4 全站仪距离测量
2.4.1 距离测量的相关设置
2.4.2 距离测量的相关功能
2.5 全站仪坐标测量
2.6 全站仪的工作模式结构
2.6.1 全站仪的工作模式
2.6.2 南方NTS360系列全站仪的工作模式结构
2.6.3 科力达KTS440系列全站仪的工作模式结构
2.6.4 瑞得RTS850系列全站仪的工作模式结构
2.7 全站仪文件管理
2.7.1 坐标文件传输
2.7.2 工作文件传输
2.7.3 工作文件的管理
2.7.4 坐标文件的管理
2.8 全站仪的使用要求
本章小结
习题
3 全站仪程序测量
3.1 放样测量
3.1.1 放样测量的概念
3.1.2 坐标放样
3.1.3 极坐标放样
3.1.4 悬高放样
3.2 悬高测量
3.2.1 悬高测量的基本原理
3.2.2 悬高测量的操作
3.3 偏心测量
3.3.1 偏心测量的概念
3.3.2 角度偏心测量
3.3.3 单距偏心测量
3.3.4 双距偏心测量
3.4 对边测量
3.4.1 对边测量的概念
3.4.2 射线式对边测量
3.4.3 折线式对边测量
3.5 后方交会测量
3.5.1 后方交会测量的概念
3.5.2 坐标后方交会测量
3.5.3 高程后方交会测量
3.5.4 后方交会测量注意问题
3.6 面积测量
3.6.1 面积测量的概念
3.6.2 面积测量的操作
3.6.3 调取内存坐标点面积计算
3.7 道路测设
3.7.1 道路测设的概念
3.7.2 直线计算
3.7.3 圆曲线测设
3.7.4 回旋曲线测设
本章小结
习题
4 全站仪的检验
4.1 水准器的检校
4.1.1 圆水准器的检校
4.1.2 管水准器的检校
4.2 照准部旋转正确性的检验
4.2.1 无测试垂直轴稳定性程序的全站仪照准部旋转正确性的检验
4.2.2 有测试垂直轴稳定性程序的全站仪照准部旋转正确性的检验
4.3 视准轴误差、水平轴误差的检定
4.3.1 视准轴误差及水平轴误差的概念
4.3.2 视准轴误差及水平轴误差检验的方法
4.4 垂直度盘指标差的检校
4.4.1 垂直度盘指标差的概念
4.4.2 竖盘指标差的检校
4.5 补偿性能的检验
4.5.1 补偿器零位误差检验
4.5.2 补偿范围检验
4.5.3 补偿器补偿误差的检验
4.6 测距轴与视准轴重合性的检验
4.7 加常数、乘常数的检定
4.7.1 三段比较法测定加常数
4.7.2 六段基线比较法
4.8 测距准确度的检定
4.9 测角准确度的检定
4.9.1 一测回水平方向中误差的检定
4.9.2 一测回垂直角中误差的检定
本章小结
习题
5 全站仪的应用
5.1 平高导线测量
5.1.1 南方NTS662R全站仪简介
5.1.2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5.1.3 平高导线的测量与平差
5.2 断面测量
5.2.1 横断面测量
5.2.2 横断面放样
5.3 数字测图
5.3.1 数据采集前的准备工作
5.3.2 数据采集
5.4 隧道断面测量与检测
5.4.1 免棱镜全站仪测量隧道断面的基本过程
5.4.2 建立坐标系
5.4.3 断面数据采集
5.4.4 数据处理
5.4.5 绘制断面图
5.4.6 与设计断面图比较
5.5 变形监测
5.5.1 徕卡TCA2003简介
5.5.2 工程实例简介
5.6 曲线测设
5.6.1 南方NTS342R全站仪简介
5.6.2 道路曲线计算
5.6.3 道路放样
5.7 跨河高程传递
5.7.1 场地的选择与布设
5.7.2 跨河高程传递的实施
5.7.3 跨河高差计算
本章小结
习题
6 新型全站仪介绍
6.1 Windows全站仪
6.1.1 拓普康GPT7000i全站仪简介
6.1.2 拓普康GPT7000i全站仪常规测量操作简介
6.1.3 拓普康GPT7000i全站仪的TopSURV机载软件操作简介
6.2 测量机器人
6.2.1 徕卡TCA2003测量机器人
6.2.2 徕卡TM30精密测量机器人
6.2.3 徕卡TS30超高精度全站仪
6.2.4 IMAGING STATION影像型三维扫描全站仪
6.2.5 MS系列精密三维测量机器人
6.3 超全站仪
6.3.1 超站仪概述
6.3.2 徕卡超站仪SmartStation
6.3.3 南方NT$82超站仪
本章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相关资料
- 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实施细则系列丛书 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细则 2019年 吴松勤,高新京 主编
- 工程机械手册 环卫与环保机械 2018年版
- 建筑装饰施工手册 2019年版 裴会芳,王文雅著
- 装配式建筑用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与应用技术 杨正宏主编 高峰副主编 2019年版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口袋书 工程监理 张玉波主编 2019年版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口袋书 构件制作 高中主编 张健,许德民副主编 张长飞参编 2019年版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口袋书 钢筋加工 黄营主编 2019年版
-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工程技术应用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专家委员会 2018年版
- 钢结构与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万李责任编辑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专家委员会 2019年版
- 高海拔地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严晗编著 2019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