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分布 变形相互作用原理 王靖涛 著 2016年版
资料介绍
质量分布 变形相互作用原理
作者: 王靖涛 著
出版时间: 2016年版
内容简介
《质量分布-变形相互作用原理》作者(2010)提出了岩土材料质量分布。变形相互作用原理。大量试验结果,特别是体积和剪切屈服轨迹的弯曲证实了该相互作用的存在。
《质量分布-变形相互作用原理》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质量分布。变形相互作用原理及三个推论;屈服轨迹的弯曲;塑性应变场的局域对称性和本构场方程;本构建模的数值方法;非饱和土中的质量分布。变形相互作用;损伤力学上的应用和基于该原理阐释的摩擦力和抗剪阻力的起源等。
《质量分布-变形相互作用原理》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力学、材料科学、水利、交通和地质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中文版序言
英文第二版序言
英文第一版序言
第1章 连续介质力学引论
1.1 连续介质的定义
1.2 变形
1.3 应力
1.4 速度场
1.5 经典守恒定律和场方程
1.5.1 连续介质运动的Lagrange和Euler描述
1.5.2 连续性方程
1.5.3 运动方程
1.5.4 动量矩
第2章 热力学基础
2.1 引论
2.2 热力学基本概念
2.3 热力学温度和热力学第零定律
2.4 能量
2.5 热力学第一定律
2.6 热力学第二定律
2.7 可逆和不可逆过程
2.8 熵和Clausius-Duhem不等式
2.9 内变量和伴随平衡状态
第3章 岩土材料变形行为的基本特性
3.1 引言
3.2 压力敏感性
3.3 剪胀性
3.4 应力路径相关性
第4章 岩土材料的本构建模
4.1 引言
4.2 塑性势理论
4.3 基于不可逆过程热力学方法
4.4 临界状态和临界状态线
4.4.1 临界状态
4.4.2 临界状态线
第5章 塑性体应变与剪应变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
5.1 背景
5.2 塑性体应变与剪应变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
5.3 塑性剪应变对塑性体应变的作用
5.4 塑性体应变对塑性剪应变的作用
5.5 相互作用原理的物理内涵
第6章 整体和局域对称性
6.1 引言
6.2 Noether定理
6.3 局域对称性
第7章 体积和剪切屈服轨迹的弯曲
7.1 塑性应变场的描述
7.2 应力路径相关性
7.3 关于岩土材料塑性势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
7.4 临界状态线
第8章 岩土材料的本构场方程
8.1 本构建模的目标
8.2 群和李群简介
8.3 塑性应变场的局域对称性和本构场方程
8.4 本构场方程另外一种表达形式
8.5 塑性体应变与剪应变之间相互作用的热力学描述
8.5.1 热力学变量和状态势
8.5.2 耗散泛函
第9章 工程材料和岩土材料的损伤
9.1 金属和一些工程材料的损伤机理
9.2 岩土材料的损伤
9.3 损伤演变的描述
第10章 岩土材料本构建模的数值方法
10.1 引言
10.2 本构建模的数值方法
10.3 粘土和砂土在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塑性基模型
10.4 结束语
第11章 非饱和土中质量分布与变形之间的相互作用
11.1 引言
11.2 非饱和土中塑性体应变与剪应变之间的相互作用
11.3 基质吸力的二重性质
11.4 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
11.5 非饱和土的本构场方程
11.6 非饱和土中应力路径相关性和临界状态线
第12章 摩擦力和抗剪阻力的起源
12.1 引言
12.2 Coulomb定律和摩擦定律的物理机理
12.3 摩擦定律的微观机理
12.4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 王靖涛 著
出版时间: 2016年版
内容简介
《质量分布-变形相互作用原理》作者(2010)提出了岩土材料质量分布。变形相互作用原理。大量试验结果,特别是体积和剪切屈服轨迹的弯曲证实了该相互作用的存在。
《质量分布-变形相互作用原理》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质量分布。变形相互作用原理及三个推论;屈服轨迹的弯曲;塑性应变场的局域对称性和本构场方程;本构建模的数值方法;非饱和土中的质量分布。变形相互作用;损伤力学上的应用和基于该原理阐释的摩擦力和抗剪阻力的起源等。
《质量分布-变形相互作用原理》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力学、材料科学、水利、交通和地质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中文版序言
英文第二版序言
英文第一版序言
第1章 连续介质力学引论
1.1 连续介质的定义
1.2 变形
1.3 应力
1.4 速度场
1.5 经典守恒定律和场方程
1.5.1 连续介质运动的Lagrange和Euler描述
1.5.2 连续性方程
1.5.3 运动方程
1.5.4 动量矩
第2章 热力学基础
2.1 引论
2.2 热力学基本概念
2.3 热力学温度和热力学第零定律
2.4 能量
2.5 热力学第一定律
2.6 热力学第二定律
2.7 可逆和不可逆过程
2.8 熵和Clausius-Duhem不等式
2.9 内变量和伴随平衡状态
第3章 岩土材料变形行为的基本特性
3.1 引言
3.2 压力敏感性
3.3 剪胀性
3.4 应力路径相关性
第4章 岩土材料的本构建模
4.1 引言
4.2 塑性势理论
4.3 基于不可逆过程热力学方法
4.4 临界状态和临界状态线
4.4.1 临界状态
4.4.2 临界状态线
第5章 塑性体应变与剪应变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
5.1 背景
5.2 塑性体应变与剪应变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
5.3 塑性剪应变对塑性体应变的作用
5.4 塑性体应变对塑性剪应变的作用
5.5 相互作用原理的物理内涵
第6章 整体和局域对称性
6.1 引言
6.2 Noether定理
6.3 局域对称性
第7章 体积和剪切屈服轨迹的弯曲
7.1 塑性应变场的描述
7.2 应力路径相关性
7.3 关于岩土材料塑性势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
7.4 临界状态线
第8章 岩土材料的本构场方程
8.1 本构建模的目标
8.2 群和李群简介
8.3 塑性应变场的局域对称性和本构场方程
8.4 本构场方程另外一种表达形式
8.5 塑性体应变与剪应变之间相互作用的热力学描述
8.5.1 热力学变量和状态势
8.5.2 耗散泛函
第9章 工程材料和岩土材料的损伤
9.1 金属和一些工程材料的损伤机理
9.2 岩土材料的损伤
9.3 损伤演变的描述
第10章 岩土材料本构建模的数值方法
10.1 引言
10.2 本构建模的数值方法
10.3 粘土和砂土在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塑性基模型
10.4 结束语
第11章 非饱和土中质量分布与变形之间的相互作用
11.1 引言
11.2 非饱和土中塑性体应变与剪应变之间的相互作用
11.3 基质吸力的二重性质
11.4 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
11.5 非饱和土的本构场方程
11.6 非饱和土中应力路径相关性和临界状态线
第12章 摩擦力和抗剪阻力的起源
12.1 引言
12.2 Coulomb定律和摩擦定律的物理机理
12.3 摩擦定律的微观机理
12.4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相关资料
- 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实施细则系列丛书 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细则 2019年 吴松勤,高新京 主编
- 工程机械手册 环卫与环保机械 2018年版
- 建筑装饰施工手册 2019年版 裴会芳,王文雅著
- 装配式建筑用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与应用技术 杨正宏主编 高峰副主编 2019年版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口袋书 工程监理 张玉波主编 2019年版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口袋书 构件制作 高中主编 张健,许德民副主编 张长飞参编 2019年版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口袋书 钢筋加工 黄营主编 2019年版
-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工程技术应用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专家委员会 2018年版
- 钢结构与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万李责任编辑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专家委员会 2019年版
- 高海拔地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严晗编著 2019年版
下载说明
本站资源使用网盘存储,可以一键转存和下载,下载速度一流;本站资源均为RAR/ZIP 格式压缩,为确保资源能够正常使用,需使用【WinRAR】等进行解压;
本站资源解压后格式为PDF的,为保证正常使用,推荐【Adobe Reader 8.0】以上版本进行阅读;
如果您发现文件无法下载,请稍后再次尝试;若依然如此,请到 报错页面 告诉我们。
本站提供的标准文件一般为PDF格式,如果您需要Word版本,可搜索【PDF转换成Word软件】进行转换;
本站资料均为网上收集,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正式场合使用,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