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与亚毫米波准光技术
资料介绍
毫米波与亚毫米波准光技术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毫米波与亚毫米波准光技术》基于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国际开放实验室(桃园实验室)所研究的毫米波与亚毫米波准光网络项目而成,包括完整的毫米波与亚毫米波分析方法、准光学基础概念及分析方法、高斯波束在准光学中的应用分析方法、三反射紧缩场天线测试系统的基础等理论方面;还包括对准光滤波器的分析设计及其设计方法、准光学仿真软件的介绍、天线近场以及远场测量等实用方面。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准光技术的应用
1.2 技术现状
1.3 本书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高斯波束传播
2.1 基本高斯波束的传播
2.1.1 近轴波动方程
2.1.2 柱坐标下高斯波束的基模
2.1.3 一维、二维直角坐标系下的高斯基模
2.2 高斯波束传播的描述
2.2.1 基模在束腰附近的能量分布
2.2.2 基模能量分布
2.2.3 共焦距离:近场与远场
2.3 高斯波束的高次模
2.3.1 柱坐标下高斯波束的高次模
2.3.2 直角坐标系下的高次模
2.4 高斯波束的测量
2.5 高斯波束参数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3章 高斯波束转换
3.1 射线矩阵与复杂波束参数
3.2 典型的波束转移矩阵
3.2.1 自由空间中的波束转移矩阵
3.2.2 介质连接处的波束转移矩阵
3.2.3 薄透镜的波束转移矩阵
3.2.4 椭球面镜的波束转移矩阵
3.3 透过聚焦器件时高斯波束的转换
3.3.1 一般准光系统中高斯波束的转换
3.3.2 薄透镜的传输特性
3.3.3 高斯望远镜
3.4 模式匹配
参考文献
第4章 馈源
4.1 高斯波束展开
4.2 波前曲率半径
4.3 波束半径
4.4 束腰位置以及复幅度
4.5 不同馈源的高斯波束展开
4.5.1 空腔圆形介质波导的EH11模式
4.5.2 波纹喇叭馈源
4.5.3 圆光滑内壁喇叭馈源
4.5.4 双模喇叭馈源
4.5.5 锥角喇叭馈源
4.5.6 几种馈源的比较
4.6 馈源的加工工艺
参考文献
第5章 频率选择表面
5.1 频率选择表面简介
5.2 频率选择表面的发展与现状
5.3 频率选择表面的应用
5.4 频率选择表面的几何参数
5.5 频率选择表面的分析方法
5.6 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方法
5.6.1 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思路
5.6.2 准光系统中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考虑
5.6.3 54GHz低通型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与仿真
5.7 频率选择表面的测试
5.8 频率选择表面性能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
参考文献
第6章 准光网络反射面设计
6.1 椭球面反射镜设计
6.2 抛物面反射镜天线
参考文献
第7章 衍射高斯波束分析法
7.1 高斯波束分解
7.1.1 双窗函数
7.1.2 高斯波束系数
7.1.3 轴向分量
7.1.4 用FFT计算二维积分
7.2 边界衍射波
7.2.1 前向场分布
7.2.2 后向场分布
7.2.3 斜入射时衍射场分布
7.2.4 高斯波束的反射
7.2.5 表面外推法
7.2.6 远场的计算
7.3 反射镜面
7.4 衍射高斯波束分析方法小结
7.5 其他方法简介
参考文献
第8章 周期矩量法
8.1 多层频率选择表面的几何结构
8.2 互阻抗法
8.3 平面波在多层介质中的传输与反射
8.4 脊顶函数展开
8.5 三角形划分的递归算法
8.6 影响因素
8.6.1 栅瓣的影响
8.6.2 极化的影响
8.7 建模方法
8.7.1 缝隙型或口径型阵列的建模
8.7.2 混合电流系统矩阵的建立
8.7.3 带厚度的FSS的建模
8.8 FSSDesignTool软件介绍
参考文献
第9章 准光系统仿真软件SiMatrix介绍
9.1 概述
9.2 SiMatrix漫游
9.2.1 界面介绍
9.2.2 视图窗口
9.2.3 菜单和工具栏
9.2.4 工程管理窗口
9.2.5 输出窗口
9.2.6 监视窗口
9.3 坐标系统和单位设计
9.3.1 坐标系统设计
9.3.2 工程及单位设计
9.4 模型设计及操作
9.4.1 馈源
9.4.2 椭球面反射镜设计
9.4.3 双曲面反射镜设计
9.4.4 抛物面反射镜设计
9.4.5 双色器的设计
9.4.6 光路搭建及模型操作
9.4.7 光路设置
9.4.8 进行仿真
9.4.9 结果查看
9.5 实例
9.5.1 光路设计
9.5.2 光路搭建
参考文献
第10章 系统测试
10.1 基本原理
10.1.1 近场与远场
10.1.2 平面波理论
10.1.3 基本原理
10.1.4 探头补偿原理
10.2 测试过程
10.2.1 系统的测试方法
10.2.2 测试结论及讨论
10.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1章 紧缩场天线测量系统
11.1 背景介绍
11.2 CATR的类型
11.3 CATR的设计
11.3.1 波带动态跟踪理论
11.3.2 设计CATR
参考文献
附录复射线理论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毫米波与亚毫米波准光技术》基于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国际开放实验室(桃园实验室)所研究的毫米波与亚毫米波准光网络项目而成,包括完整的毫米波与亚毫米波分析方法、准光学基础概念及分析方法、高斯波束在准光学中的应用分析方法、三反射紧缩场天线测试系统的基础等理论方面;还包括对准光滤波器的分析设计及其设计方法、准光学仿真软件的介绍、天线近场以及远场测量等实用方面。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准光技术的应用
1.2 技术现状
1.3 本书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高斯波束传播
2.1 基本高斯波束的传播
2.1.1 近轴波动方程
2.1.2 柱坐标下高斯波束的基模
2.1.3 一维、二维直角坐标系下的高斯基模
2.2 高斯波束传播的描述
2.2.1 基模在束腰附近的能量分布
2.2.2 基模能量分布
2.2.3 共焦距离:近场与远场
2.3 高斯波束的高次模
2.3.1 柱坐标下高斯波束的高次模
2.3.2 直角坐标系下的高次模
2.4 高斯波束的测量
2.5 高斯波束参数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3章 高斯波束转换
3.1 射线矩阵与复杂波束参数
3.2 典型的波束转移矩阵
3.2.1 自由空间中的波束转移矩阵
3.2.2 介质连接处的波束转移矩阵
3.2.3 薄透镜的波束转移矩阵
3.2.4 椭球面镜的波束转移矩阵
3.3 透过聚焦器件时高斯波束的转换
3.3.1 一般准光系统中高斯波束的转换
3.3.2 薄透镜的传输特性
3.3.3 高斯望远镜
3.4 模式匹配
参考文献
第4章 馈源
4.1 高斯波束展开
4.2 波前曲率半径
4.3 波束半径
4.4 束腰位置以及复幅度
4.5 不同馈源的高斯波束展开
4.5.1 空腔圆形介质波导的EH11模式
4.5.2 波纹喇叭馈源
4.5.3 圆光滑内壁喇叭馈源
4.5.4 双模喇叭馈源
4.5.5 锥角喇叭馈源
4.5.6 几种馈源的比较
4.6 馈源的加工工艺
参考文献
第5章 频率选择表面
5.1 频率选择表面简介
5.2 频率选择表面的发展与现状
5.3 频率选择表面的应用
5.4 频率选择表面的几何参数
5.5 频率选择表面的分析方法
5.6 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方法
5.6.1 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思路
5.6.2 准光系统中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考虑
5.6.3 54GHz低通型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与仿真
5.7 频率选择表面的测试
5.8 频率选择表面性能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
参考文献
第6章 准光网络反射面设计
6.1 椭球面反射镜设计
6.2 抛物面反射镜天线
参考文献
第7章 衍射高斯波束分析法
7.1 高斯波束分解
7.1.1 双窗函数
7.1.2 高斯波束系数
7.1.3 轴向分量
7.1.4 用FFT计算二维积分
7.2 边界衍射波
7.2.1 前向场分布
7.2.2 后向场分布
7.2.3 斜入射时衍射场分布
7.2.4 高斯波束的反射
7.2.5 表面外推法
7.2.6 远场的计算
7.3 反射镜面
7.4 衍射高斯波束分析方法小结
7.5 其他方法简介
参考文献
第8章 周期矩量法
8.1 多层频率选择表面的几何结构
8.2 互阻抗法
8.3 平面波在多层介质中的传输与反射
8.4 脊顶函数展开
8.5 三角形划分的递归算法
8.6 影响因素
8.6.1 栅瓣的影响
8.6.2 极化的影响
8.7 建模方法
8.7.1 缝隙型或口径型阵列的建模
8.7.2 混合电流系统矩阵的建立
8.7.3 带厚度的FSS的建模
8.8 FSSDesignTool软件介绍
参考文献
第9章 准光系统仿真软件SiMatrix介绍
9.1 概述
9.2 SiMatrix漫游
9.2.1 界面介绍
9.2.2 视图窗口
9.2.3 菜单和工具栏
9.2.4 工程管理窗口
9.2.5 输出窗口
9.2.6 监视窗口
9.3 坐标系统和单位设计
9.3.1 坐标系统设计
9.3.2 工程及单位设计
9.4 模型设计及操作
9.4.1 馈源
9.4.2 椭球面反射镜设计
9.4.3 双曲面反射镜设计
9.4.4 抛物面反射镜设计
9.4.5 双色器的设计
9.4.6 光路搭建及模型操作
9.4.7 光路设置
9.4.8 进行仿真
9.4.9 结果查看
9.5 实例
9.5.1 光路设计
9.5.2 光路搭建
参考文献
第10章 系统测试
10.1 基本原理
10.1.1 近场与远场
10.1.2 平面波理论
10.1.3 基本原理
10.1.4 探头补偿原理
10.2 测试过程
10.2.1 系统的测试方法
10.2.2 测试结论及讨论
10.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1章 紧缩场天线测量系统
11.1 背景介绍
11.2 CATR的类型
11.3 CATR的设计
11.3.1 波带动态跟踪理论
11.3.2 设计CATR
参考文献
附录复射线理论
相关资料
- 传输工程师手册 2020年版 魏雷 主编
-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蓝皮书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蓝皮书 2015-2016版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编著;卢山主编 2016年版
-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蓝皮书 中国原材料工业发展蓝皮书 2015-2016版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编著;刘文强主编;肖劲松,王兴艳副主编 2016年版
-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蓝皮书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蓝皮书 2015-2016版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编著;刘文强主编;赵卫东副主编 2016年版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 2018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年版
- 专业建设与评估 电子信息类 中国电子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编 2007年版
- 无师自通系列书 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 孙余凯,刘军中,吴鸣山等编著 2014年版
- 一目了然学电子元器件 张肜,郑全法编著 2019年版
- 《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学习参考 徐光翔编 2003年版
-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实验实训规划教材 基于汇编与C语言的MCS-51单片机实践与学习指导 王菲责任编辑;(中国)程启明,徐进,黄云峰 2019年版
下载说明
本站资源使用网盘存储,可以一键转存和下载,下载速度一流;本站资源均为RAR/ZIP 格式压缩,为确保资源能够正常使用,需使用【WinRAR】等进行解压;
本站资源解压后格式为PDF的,为保证正常使用,推荐【Adobe Reader 8.0】以上版本进行阅读;
如果您发现文件无法下载,请稍后再次尝试;若依然如此,请到 报错页面 告诉我们。
本站提供的标准文件一般为PDF格式,如果您需要Word版本,可搜索【PDF转换成Word软件】进行转换;
本站资料均为网上收集,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正式场合使用,请购买正版;